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國家安全藍皮書、京津冀一體化、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核、發展型國家、以人為本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李君如:第三次工業革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提供難得的機遇】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中國浦東干部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院院長李君如認為,從機遇的角度來講,第三次工業革命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極其難得的機遇。
首先,第三次工業革命為我國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其次,第三次工業革命為我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并參與全球治理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再次,第三次工業革命為我國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進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由此可見,第三次工業革命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不僅具有經濟上的意義,也具有政治上的意義,在經濟和政治上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摘編自《解放日報》
【首部國家安全藍皮書:中國意識形態安全面臨多重挑戰】
6日在北京發布的《中國國家安全研究報告(2014)》認為,中國意識形態安全總體是穩定的,但在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下,中國意識形態安全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特別是西方國家民主輸出、西方國家文化霸權、網絡信息輿論多元傳播、宗教滲透等對中國意識形態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摘編自中國新聞網
【馮奎: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是頭等大事】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馮奎指出,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無論從區域角度還是從推進城鎮化角度,都可以稱得上是頭等大事。一方面,北美建立了自由貿易區,歐洲也通過各種城市群的組合煥發出新活力。目前,中國正在把北京建設成世界城市。要擴大北京在東北亞這一區域的影響力,必須強調京津冀一體化發展。
另一方面,京津冀一體化在新型城鎮化方面具有帶頭作用。如今,每個省有省會經濟區,全國有幾十個城市群,它們在城鎮化發展中面臨著極為相似的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都希望京津冀一體化發展能提供成功模式。所以,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意義絕不是單純解決北京的城市病,也是在為其他城市、區域的發展進行重要的制度性探索。
摘編自《中國青年報》
【張其成:守住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核】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張其成教授認為,讓年輕人接受傳統文化,當務之急,就是要讓他們正確對待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不能只學西方文化。在鼓勵青年人學習、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時,守住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核,守住我們中國人精神世界的精髓。
要變“教”為“育”,注重國學經典的體驗式與實踐性教育。國學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要以文化人、知行合一,探索以實踐為主的體驗式教學方法,寓教于樂、寓教于行。將國學經典通識教育融入家庭、學校、社會,在行住坐臥的日常生活中,在對待父母、師長、同學的態度言行上,加以應用實踐。
摘編自《人民日報》
【許瑤:影響發展型國家成功還是衰落的關鍵在于國家自主性的發揮】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許瑤指出,發展悖論認為,"發展"終結了"發展型國家",發展型國家的衰落源自國家干預帶來的經濟危機及民主化帶來的政治危機。事實上,發展悖論是新自由主義為先發國家利益而再次踢開梯子的行為。中國經驗表明,國家主導的發展模式在新世紀仍舊具有強勁勢頭,發展型國家對后發國家的經濟趕超仍舊具備有效性。其中,影響發展型國家成功還是衰落的關鍵,在于國家自主性的發揮。
摘編自《學習論壇》
【郭建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是以人為本】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北京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建寧教授撰文指出,現在一般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主線是改革開放,主題是發展,關鍵是黨,這都沒有問題。那么核心呢?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這個理論體系的核心是什么,理論界可能有不同看法。我是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的。以人為本是我們黨的執政理念,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以人為本具有決定性的基礎性的意義。現在研究以人為本與科學發展、和諧社會的比較多,但是有一個問題研究不夠,這就是以人為本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方面的關系。我以為以人為本是核心價值,核心價值體系是由此生發的。
摘編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光明網記者康慧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