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福 | 2014-07-31 | 李貝 |
【內容提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華優秀文化有一系列重要論述。他特別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它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認真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都十分重視“母語”的學習,因為它包容著這個國家、民族遵奉的信仰、價值觀、風情和習慣,特別是,她鮮活地體現著這個國家和民族獨有的思維方式、審美方式以及情感表達方式。所以人們用血脈相承的“母語”來稱謂本國或本民族的語言。它的應用水平體現和直接影響民族的教育、文化和素質,對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結,弘揚民族文化都有極強的凝聚、教化作用。語言、文字、文學本身就是民族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份,學習語文本身就是學習民族傳統文化。
我們現在的中小學,古文學得太少,而且不系統,古文和漢語基礎太差,對承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古文都看不懂,何談對它的學習、繼承和發揚光大?臺灣學者王財貴指出:“國民語文能力的不足,青年人普遍不能讀本族的古典,即是這個民族文化的衰象,因為它將造成文化的嚴重斷層,而一個喪失自我傳統的民族,有何能力侈言吸收融會他人的文化?有何機會參加世界文化的再創造?”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光喊口號不行,一定要有具體的實施辦法。教育部研制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中,對此己有具體要求。例如,要求在課程建設和課程標準修訂中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務,適時啟動課程標準修訂和課程開發的研究論證、試點探索和推廣評估工作。在中小學德育、語文、歷史、藝術、體育等課程標準修訂中,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比重。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程,應結合教學環節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