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改革總體設計、行政體制改革、城鎮銀行、西方民主制度、負面清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遲福林:改革需要總體設計,需要轉換思路】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指出,我們現在進入到人口城鎮化的新時代,為什么戶籍制度改革,農村土地,城鄉一體化等等,這跟過去規模城鎮化有很大不同。如果人口城鎮化解決不了,哪有人的城鎮化呢。我們在考慮今天改革的時候,應該順應這樣一個歷史發展的大趨勢來推進改革。第一,我們改革確實面臨很多問題,但是歷史機遇給了你五年是決定性突破,十年大家再怎么折騰就有基礎了。第二,在這樣一個階段,我們需要開出一系列的單子,用立足長期解決短期問題,不能就短期談短期的問題。第三,改革者需要改變觀念,我們不能老是用過去的理論來解釋今天的很多改革問題,改革有很多問題,時代趨勢的問題。我們需要看一看未來5-10年的大趨勢,給青年人這樣一個歷史責任。第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增長、轉型、高度如何,轉型改革是最為關鍵的,所以我們的適度增長不能夠緊盯在7-8%。
摘編自中國改革論壇網
【樊 鵬:不能將“大部門”改革理解為“小政府”改革】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樊鵬認為,中國政治體制的特征有其深刻的歷史傳統和現實要求,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的行政體制改革不能簡單地照搬西方模式。在西方實行的“大部門制”有其優點,我們應積極吸收現代“大部門制”重視統一政策范疇加大機構整合、強化綜合協調的精髓,但是也要清醒地意識到,中國不具備西方國家行政司法化的條件—其“大部門制”改革事實上并沒有降低國家行政系統的綜合規模和能力,因此不能完全將“大部門”改革理解為“小政府”改革,而應去粗取精,結合我國政治體制的特點和政府治理的傳統,尋找適合中國自身的行政改革發展之路。首先,應尊重中國行政體制的特點,將適度合理的政府規模作為“大部門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礎。其次,“大部門制”改革應去粗取精,重視運行機制建設。最后,實現“大部門制”的穩定運行機制,還取決于一系列“軟支撐”。
摘編自《中國黨政干部論壇》
【陳經偉:“城鎮銀行”是村鎮銀行轉變的目標】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投融資研究中心研究員陳經偉認為,隨著中國城鎮化步伐的加快,縣域金融服務需求更加趨向于多樣化。特別是未來城鎮發展過程中將涉及多領域、多層次、多類型的金融需求,客觀上要求金融服務品種更加豐富,服務手段更加多樣,服務方式更加便捷,而現有的主要依靠“一縣一行”的縣域銀行農村金融服務制度設計是否能夠適應我國未來城鎮發展需要是很值得懷疑的。在我國范圍內,除少數資源型的城市外,絕大多數的縣域經濟往往與“農”沾邊,且在銀監部門和人民銀行涉農貸款的統計范圍內。因此,在現有的村鎮銀行實際運營中,雖然名為村鎮銀行,但其經營范圍往往涉及到整個縣域經濟了。這一現實問題,一方面體現了村鎮銀行的在縣域金融服務中的差異化經營與發展模式,另一方面也為村鎮銀行向“城鎮銀行”轉化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啟示。
摘編自《農村金融研究》
【張維為:西方民主制度的三個“基因缺陷”】
復旦大學中國發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張維為對西方政治模式的深層次“基因缺陷”作了三個預設:(1)人是理性的;(2)權利是絕對的;(3)程序是萬能的。在現有西方制度安排下,人非理性的一面似乎被強化了,各種民粹主義思潮得到鼓勵,使得西方社會越來越難于“實事求是”地討論問題。權利絕對化表現為各種權利的相互排斥和對抗。程序萬能使西方民主制度越來越“游戲化”,“唯才是舉”和“深謀遠慮”越來越罕見。在這種情況下,“空談誤國”成為許多國家的常態。在像美國這樣的國家,資本力量也利用了民主制度的“基因缺陷”,達到了擴大自己影響力,甚至實現了影響力獨大的目的。這三個“基因缺陷”是西方制度改革遲早要正視的大問題,否則的話,西方社會整體走衰的頹勢將無法逆轉。
摘編自《光明日報》
【龔曉峰:探索“負面清單”模式】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主任龔曉峰指出,探索“負面清單”模式的幾點粗淺建議:(一)早研究、早探索,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在簡政放權的大趨勢下,“負面清單”管理已成為新時期加強行業管理的新方向。為了能更好地適應這一改革,以及應對其可能帶來的風險和挑戰,進一步加強研究,并開展積極的探索和實驗是十分必要和有意義的。(二)黨政領導干部要加緊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我們目前正處于發展改革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亟須樹立法治思維。但個別領導干部法治思維和服務意識淡薄,還習慣于傳統的管制思維,面對處理和解決現代社會的各種矛盾顯得力不從心。樹立法治思維和運用法治方式,就是要從傳統思維和傳統方法中解放出來,實現從管理向治理的轉型。(三)對外開放之前加快對內開放和改革的步伐。從本意看,“負面清單”主要強調的是對外資做到非禁即入。但由于我國的特殊國情,很長一段時間內,外資享受的是超國民待遇,而民資企業更多地遭受到了不公平對待。(四)完善“負面清單”相關配套制度完善行業法規、規劃和標準規范;完善國家安全和外資安全審查機制,以及反壟斷審查機制等;健全監督機制,強化責任追究;建立完善“負面清單”實施考核評估機制,為“負面清單”的實施提供根本制度保障。
摘編自《中國黨政干部論壇》
【單承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應做好三個方面】
曲阜師范大學國學院執行院長、文學院院長單承彬認為,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應該做好三個方面的事情。首先,要培養國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教師職責第一位是傳道,就是要把歷史上長期形成的做人為國之“道”傳授給學生,從而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其次,要以揚棄的態度對待傳統文化。揚棄的標準在于,傳統文化的任何一種元素,是不是體現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是不是符合最廣大人民的心理意愿,是不是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要求,是不是能夠為建設特色社會主義凝神聚氣、強基固本。再其次,要引導青年學生踐行優秀傳統文化。文化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課本上,要轉化為社會行為。
摘編自《中國教育報》
(光明網記者 李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