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張海鵬:世界要重新審視中國在二戰中的歷史地位和貢獻

2015-07-08 18:05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我有話說
2015-07-08 18:05:46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78年前的今天,1937年7月7日,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拉開日本侵略者全面侵略中國的黑暗序幕。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全民族抗戰爆發78周年。在這個特殊時間節點,光明網就抗日戰爭的重要歷史意義、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貢獻、如何提高中國書寫抗戰史的國際話語權等問題,采訪了中國史學會會長、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張海鵬,請他帶我們重新審視那段歷史,紀念勝利,珍視和平。

  光明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有怎樣的貢獻和歷史地位?

  張海鵬:第二次大戰爆發的原因、矛盾非常復雜,不能簡單地說是帝國主義戰爭。它有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帝國主義和蘇聯社會主義之間的矛盾、有像日本這樣后起的帝國主義同當時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之間的矛盾,也有日本與歐美之間的矛盾。

  以前絕大部分歐洲學者都認為,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中國學者(過去無論是研究世界史還是中國史)大多也贊成這個觀點。我認為現在應該重新思考:我們既然承認第二次世界大戰有兩個策源地,就應該承認二次世界大戰有兩個起點。我曾講過一個觀點: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歷史過程,有兩個戰爭策源地(歐洲是德國,亞洲是日本)、兩個戰爭起點(爆發點)、兩大主要戰場,兩個不同的勝利結局。

  一定要指出,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出現,日本侵略中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點。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時,中國人民已經抵御日本侵略兩年。從這個角度來看,世界應該用新的眼光來審視中國人民在二戰中的歷史地位和所做地貢獻。

  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12月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在這以前,中國抗擊日本主義侵略已經近四年了。在此期間,中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狀態下,在一個基本沒有工業現代化的農業國家,在飛機大炮制造不了、拿著原始的武器的狀態下,單獨抵御一個發達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國家——日本的侵略,這一點很了不起。

  在1941年前,只有蘇聯給予了中國援助。當時美英對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采取“綏靖政策”,既不支持中國,也不譴責日本;美國在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前,甚至一直用貿易手段支持日本,將大量的資源,石油、鋼鐵等賣給日本,用以軍工制造。日本雖然是個資本主義國家,但資源匱乏,需要從世界各地獲取資源。美國后來看出日本排擠美英在華勢力,才開始支援中國。所以在1941年以前,在基本得不到國際力量支持的情況下,中國獨立承擔著抵御日本侵略的全部任務。從這一點可以看出, 中國為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地位和作用應該得到很高的評價。

  1941年以后,德國進攻蘇聯,日本轟炸珍珠港,構成法西斯統一戰線。鑒于此,美英才開始與中國站在同一個戰壕里并肩作戰,施以援助。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總的格局是,美英提出的“先歐后亞”,將資源重點先放在歐洲,然后才是亞洲,讓亞洲、讓中國獨自拖住日本。在“先歐后亞”的戰略下,整個二戰中,國際上對亞洲、對中國的支持比例實際上很低,可以說美國、英國軍隊沒有在中國發生作用,中國還是靠自己的軍隊來抵抗日本侵略。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1938年10月武漢失守以前,日本投放在中國戰場上的軍隊,達到日本軍隊總數的80%——90%。所以中國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主戰場。歐洲的主戰場主要是德國和蘇聯。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是法國,據歐洲研究二戰歷史的學者分析,在德國發起侵略波蘭、法國的戰爭時,法國和波蘭軍隊加起來有130個師,而德國軍隊只有80幾個師,在這80幾個師中,經過訓練的也只有30幾個師。歐洲的歷史學家據此認為,如果這時法國堅持抵抗德國進攻,德國一定打不過來。但法國堅持了六周就宣布投降。而作為亞洲主戰場的中國,和日本打了八年之久。即便1944年之后戰場轉向太平洋,日本在中國的軍隊數依舊占其總數的50%左右,只有30%——40%的軍隊在太平洋與美國作戰。

  現在國際上研究二戰的學者,不承認八年抗戰史,中國的抗戰地位在世界上被貶低,我認為有幾個原因:

  一是當時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國際地位很低。盡管在抗戰結束后,中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但發言權依舊很低。二戰勝利,當時獲得利益最大的是美國和蘇聯,中國作為戰勝國,利益并沒有得到保障。今天的釣魚島完全應該隨著當時臺灣回歸交給中國,南海問題也是;二戰中旅順、大連是被蘇聯占領……這些可以說都與中國當時國際地位有關。

  再一個是冷戰的發生上世紀50年代,美、蘇關系仍處在冷戰時期,中國成為共產黨領導的國家,國際地位發生了新的變化,有些國家也不愿意再多談中國。這樣就導致中國在二戰中的地位和貢獻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客觀評價。

  現在情況正在發生變化,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國際社會包括歐洲一些國家、俄羅斯等的一些學者,都在重新認識中國在二戰中的作用,重新審視中國抗日戰爭的地位和貢獻。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