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推動多邊貿易談判進程,促進多邊貿易體制均衡、共贏、包容發展,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規則體系
由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和世界貿易組織(WTO)制定的多邊貿易規則體系主要形成于二戰之后,其特點是通過多邊磋商仲裁機制以保護產權、促進貿易和維護國際經濟秩序。多邊貿易體制與規則是國際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基礎,其生命力在于普惠性和非歧視性。我國是多邊貿易體制的積極參與者和堅定支持者,也是重要的建設者和主要受益者。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復蘇一波三折,不確定性有所增多。在此背景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多哈回合談判進展緩慢,多邊貿易體系面臨諸多挑戰。目前,全球貿易體系正在經歷自1994年烏拉圭回合談判以來最大的一輪重構。我國必須充分運用日益上升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加強研究、抓住機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多邊貿易體制談判和現有國際規則的完善,積極推動多邊貿易談判進程,避免全球貿易治理體系碎片化,促進建立均衡、共贏、包容發展的多邊貿易體制,推動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規則體系,減少和消除貿易投資壁壘,為我國繼續深入參與全球經貿活動創造良好條件。
五、支持發展中國家平等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促進國際貨幣體系和國際金融監管改革
當前,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并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來源。我們需要從我國國情出發,堅持發展中國家定位,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推動國際經濟治理體系客觀反映全球政治經濟格局變化,提高新興市場國家在國際經濟治理中的發言權和代表性,并保護最不發達國家在國際經濟治理中的發言權。同時,關注低收入國家,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分享減貧經驗,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積極參與同世界銀行、區域和次區域多邊開發銀行的合作,參與其治理改革和政策制定,推動其在促進減貧和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良好有序的國際貨幣體系是支撐全球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們需要一是推動建立幣值穩定、供應有序、總量可調的國際儲備貨幣體系,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的穩定。推動主要儲備貨幣發行經濟體切實擔負應有的責任,加強同各國的政策協調。二是繼續全面參與國際經濟金融合作機制,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進一步完善份額和治理結構,增加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發言權。增加我國在國際組織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促成更多中國人到國際組織擔任重要職務并發揮積極作用。三是推動增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的代表性,使其構成反映全球交易和金融體系的貨幣權重變化。在國內政策上,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積極推動金融改革和對外開放,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促成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推動人民幣成為可兌換、可自由使用貨幣,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四是推動全球金融安全網建設,提升全球應對系統性沖擊的能力,完善區域性金融安排,加強對全球和區域系統性風險的監測和預防,抑制危機的發生。扎實推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絲路基金等新機制建設,加強與現有國際機構合作,互相協作,互為補充。
金融體系的穩定對于全球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至關重要,我們需要推動和參與金融部門改革,提高金融體系的穩健性,維護全球金融穩定,使金融體系真正依靠、服務、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全面深入參與國際清算銀行、金融穩定理事會、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等國際標準制定機構的各項活動及核心事務決策,充分闡釋我國立場和建議,努力推動確保各項改革動議和相關國際標準符合我國國家利益,有利于完善和鞏固全球金融體系,有利于解決國際金融體系中存在的系統性、根源性問題。加強對資本流動的統計和監測,促進資本有序流動,維護全球金融穩定。適時引進和落實國際金融監管改革和穩健標準新規,加強跨境監管合作,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積極參與并推動全球對普惠金融和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的關注,分享我國成功經驗,推動金融體系造福低收入人群。
六、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推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談判,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致力于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
多邊貿易體制和區域貿易安排是經濟全球化的兩大支柱。在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受阻的背景下,許多國家開始將重點轉向區域合作,紛紛加大了自貿區建設力度,國際貿易投資領域出現競爭加劇趨勢。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有助于促進貿易和投資,助力國內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拓展新空間;還有助于促進多邊問題的解決和國際經貿規則的完善,提升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結構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是我國積極運籌對外關系的重要手段。
傳統自貿協定的重點是降低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隨著服務貿易和投資在全球迅速發展,高標準的自貿協定已逐漸成為趨勢,涵蓋范圍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開放標準和自由化程度更高。我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復合型的互聯互通網絡。形成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也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為此,我國應積極發揮建設性和領導者的作用,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談判,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以周邊為基礎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同時,堅持開放的區域主義,協調推進跨區域合作,致力于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實現我國與相關國家的互利共贏,形成于我有利的地緣經濟與政治新格局。
上一篇:堅持科學發展
下一篇:促進創新首要的是優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