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 張榮臣
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12月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強調,黨校是我們黨對領導干部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主陣地,必須引導和促使學員努力學習和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中共中央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也指出,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作為理論教育中心內容,把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課作為重要課程,抓好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學習教育,抓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教育,引導學員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立場觀點方法。
早在1941年,劉少奇在給中共中央華中局黨校工作的宋亮即孫冶方的來信時曾說,中國共產黨艱苦奮斗英勇犧牲的精神,并不比蘇聯的布爾什維克差,所以中國共產黨歷來的組織工作就是很好的,不論做什么事,如組織工人,組織農民,組織政府,組織軍隊,進行各種方式的戰斗,只要在黨內一動員,為黨員所了解,歷來就能做得很好,就能完成任務,就能組織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的工人農民和軍隊到革命的戰場上去。中國黨的組織能力并不弱。中國共產黨的英勇犧牲精神亦是很好的。數十萬黨員被人割去頭顱的白色恐怖,亦不能威脅我們的黨員放棄自己馬列主義的旗幟。但他進一步指出:“然而,中國黨有一極大的弱點,這個弱點,就是黨在思想上的準備、理論上的修養是不夠的,是比較幼稚的。因此,中國黨過去的屢次失敗,都是指導上的失敗,是在指導上的幼稚與錯誤而引起全黨或重要部分的失敗,而并不是工作上的失敗。” 他具體分析過中國共產黨在理論上不足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著作傳入中國的歷史不長。“由于這些原因,特別是我們黨的主觀努力不夠,二十年來,我黨雖有極豐富的實際斗爭經驗,但缺乏理論的弱點仍舊未能克服。這是我們今天還要以極大的努力來加以克服的。” 而要以極大的努力克服這些缺點,就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原原本本學。
正是考慮到中國共產黨的這一不足,延安整風時期,中央編輯出版了文件集和馬列著作集,發布了一系列指示,提出明確的要求和目標。1940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書記處決定,把每年5月5日馬克思誕辰日作為“學習節”,以推動黨員干部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1941年初,中共中央首先組織和領導黨的高級干部120余人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有關著作和黨的歷史文件,黨內開展了一場普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活動。1941年11月1日和4日,毛澤東、王稼祥兩次致電各地高級學習組,提出要在本年內先將季米特洛夫在共產黨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及列寧《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二書與六大以來的83個中央通讀一遍。 延安整風對于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水平、改進工作方法、樹立優良作風等產生了重要作用。毛澤東在總結中國革命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不斷進行理論創新,寫出了《〈共產黨人〉發刊詞》、《矛盾論》、《實踐論》、《論持久戰》、《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論聯合政府》等一系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著作,大大促進了黨在思想上、理論上的成熟。
1991年8月鄧小平同志同幾位中央負責同志談話反復強調,一定要堅持馬克思主義,
一定要堅持社會主義,老祖宗不能丟。他說:“我們搞改革開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經濟建設上,沒有丟馬克思,沒有丟列寧,也沒有丟毛澤東。老祖宗不能丟啊!”
“老祖宗不能丟啊!”鄧小平同志的這一名言需要共產黨人牢牢記住。老祖宗就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就是對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基本信念,就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留下來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但伴隨著我們的改革開放,特別是蘇聯解體、蘇共垮臺以來,對于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意義,一些人采取否定的態度,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了,沒有生命力了;或者認為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是虛幻的,是不切實際實際的空想;或者對歷史采取虛無主義的態度,否定中國革命的必要性。種種對待老祖宗不正確的態度,必然會影響到我們推進改革開放的進程。因此,強調老祖宗不能丟,就要求我們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這些老祖宗寫過的東西,也就是認真讀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
當然,歷史發展到今天,中國共產黨理論上的不足經過中國共產黨人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各個歷史階段的努力,有了極大的改觀。但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新的歷史條件要求我們從時代要求出發,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礎上,推進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這些要求同樣離不開我們認真讀經典。2011年,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春季學期第二批入學學員開學典禮上強調,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包含著經典作家所汲取的人類探索真理的豐富思想成果,體現著經典作家攀登科學理論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艱辛歷程。閱讀經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訓練思維方式的過程,就是培養高瞻遠矚的戰略洞察力和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的過程,會使我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他們崇高風范和人格力量的熏陶,從而實現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蘊含和集中體現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源和基礎。只有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才能完整準確地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才能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去分析和解決我們面臨的實際問題,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
習近平同志指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思想深刻,要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實質和思想精髓,必須專心致志地讀、原原本本地讀,努力掌握貫穿經典著作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學懂學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他強調,領導干部要把學習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毛澤東同志的重要著作與學習《鄧小平文選》、《江澤民文選》和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緊密結合起來,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深刻認識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形成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正確政策導向、輿論導向、用人導向和體制機制,進一步形成促進科學發展的強大合力。
應該指出的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不是教條主義地照抄照搬,而是要同今天的實際相結合。毛澤東曾經指出: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要能夠精通它,應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應用。因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我們黨提供了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又強調了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用”什么,就是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提供的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因此,強調老祖宗不能丟,根本目的就在于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解決我們面臨的各種復雜矛盾和問題,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不斷推向前進。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這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以來的基本經驗。毛澤東延安整風時候就明確指出:“我們歷史上的馬克思主義有很多種,有香的馬克思主義,有臭的馬克思主義,有活的馬克思主義,有死的馬克思主義,把這些馬克思主義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們所要的是香的馬克思主義,不是臭的馬克思主義;是活的馬克思主義,不是死的馬克思主義。”如何使馬克思主義香起來、活起來,必須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而這正是中國共產黨在毛澤東領導下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方向。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既沒丟老祖宗、又發展老祖宗,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根據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發展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使馬克思主義更好地發揮了對改革開放實踐的指導作用,賦予了馬克思主義的勃勃生機。這是我們黨的基本經驗,也是我們黨在以后的黨的建設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必須堅持的。
上一篇:堅持根本立場 推進制度創新
下一篇:李小云:精準扶貧必須依靠資產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