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鄭功成:2016年值得期待的社會保障改革進展

2016-02-18 09:25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我有話說
2016-02-18 09:25:52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作者:責任編輯:康慧珍

  【光明論?2016年“兩會”前瞻】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民生工作,多次發表重要論述。他明確提出“五大發展理念”,把共享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享發展和社會保障的有關講話精神,特別需要有能夠完整、客觀、理性地反映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制度建設進程的綜合評估報告。就此,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組織30多位知名社會保障專家學者編寫《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2016》,2016年2月由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

  2016年“兩會”召開之際,光明網聯合中國社會保障學會、人民出版社,以系列文章的方式推出《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2016》的核心觀點,對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體系建設進行全景式跟蹤評價和政策建言,由光明網理論獨家刊發,以饗讀者。

  系列之四: 

2016年值得期待的社會保障改革進展

  作者: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鄭功成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伴隨國家“十三五”規劃由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社會保障改革與制度建設也會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綜合各方面信息加以判斷,2016年值得期待的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進展,將是進一步織密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實現重大改革與制度建設的新突破。它至少包括:

  1. 立法方面的進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將于2016年3月獲得國家立法機關最終審議通過。這是社會保障領域繼2010年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2012年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之后又一部重要的法律,它將為慈善事業的全面發展提供法律依據,亦是讓民間或社會力量參與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并發揮積極作用的重大促進措施。國家立法機關還將審議《國務院關于研究處理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執法檢查報告及審議意見情況的反饋報告》,跟蹤監督老年保障領域的法律實施情況。

  2.養老保險改革總體方案出臺。中央政府正在制定養老保險改革總體方案,內容主要包括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方案、完善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政策、遺屬待遇和病殘津貼政策等。其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是《社會保險法》規定的法定目標,也是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明確的工作任務;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是公眾高度關注的事項,如果2016年能夠公布,將可以讓尚未退休的勞動者有清晰的預期,并據以安排自己的工作與退休生活;對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完善,將最終確立個人賬戶的規模大小和是否繼續做實個人賬戶;而制定遺屬待遇和病殘津貼政策則是對現行養老保險制度缺漏進行修補。因此,養老保險改革總體方案的出臺,將意味著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定型。

  3.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加速整合。國務院已經于2016年1月印發《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就整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兩項制度,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明確提出了統一覆蓋范圍、統一籌資政策、統一保障待遇、統一醫保目錄、統一定點管理、統一基金管理的“六統一”要求,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理順醫保管理體制,統一基本醫保行政管理職能,整合城鄉居民醫保經辦機構、人員和信息系統,提供一體化的經辦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創新經辦服務模式,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具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等社會力量參與基本醫保的經辦服務。可以預期,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將在2016年加速推進,爭論多年無果的醫保管理體制、經辦機制、統籌層次等問題將得以基本解決,從而為居民醫保制度的成熟、定型創造有利條件。

  4.社會保險基金投資新政付諸實施。2015年8月17日,國務院頒布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但受養老保險制度地區分割等因素的制約,當年并未實施,這一辦法可望在2016年實施。據統計,2015年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達5.7萬億元,2016年末將超過6萬億元,其中職工與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預算額約為近4萬億元。如此巨額的養老保險基金過去由于分散管理,只能存入銀行或購買國債,長期處于貶值狀態。伴隨投資新政的實施,不僅可望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而且能夠對中國的資本市場產生相應的影響。

  5.養老服務業政策相應調整。養老服務是實現老有所養重要民生目標的支柱性制度安排。“十二五”期間是中國養老服務業發展最快的時期,養老機構的床位數從200多萬張快速增長到了約600萬張。但面對數以億計老年人的服務需求,一個最基本的判斷,仍然是養老服務總量供給不足、有效供給不足,供需脫節現象比較普遍。“十三五”將是應對老齡化挑戰的最為寶貴的時機,但政策應當會做出相應的調整,包括從偏重機構養老轉向偏重支持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發展居家養老服務,為民間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掃清政策障礙,同時推進醫養結合,研究并出臺護理保險政策將是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重要配套。

  6.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面向城鄉困難群體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將進一步提高,城鄉社會救助水平差距會逐步縮小。城鄉居民醫保補助將從人均380元提高到420元,這意味著居民醫保水平會得到進一步提升。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也會繼續提高。

  此外,在兒童福利方面亦可能出臺相應的政策,以便配合人口政策的調整與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促使面向孤殘兒童的福利保障向更多的兒童擴展。

  (本文摘自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組織編寫、鄭功成主編、人民出版社2016年2月出版的《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2016》之總報告,文章標題為編者所加。)

系列之一  鄭功成:社會保障是共享發展的基本途徑

系列之二 鄭功成:中國社會保障改革面臨四大問題與五大挑戰

系列之三 “十三五”將全面建成中國新型社會保障體系

[責任編輯:康慧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