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多元智庫發展 推動政策采購
市場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在推動政策發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CCG自2008年成立以來一直在關注國際人才研究,出版了幾十本國際人才研究領域的專著,包括每年在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四本權威的國際人才藍皮書,同時也為中組部、統戰部、科技部、教育部、人社部、國僑辦、國家外專局等與人才工作相關的部委做了大量的課題,提出很多建言獻策。另外,CCG也做了大量相關的調研,包括在歐美同學會和很多社團中也做了大量研究,掌握很多這方面的數據。我們提出過很多政策建議,也看到政策不斷地在完善。特別是最近中央出臺的這些人才政策,我們參與了很多。例如最近出臺的中關村和北京的20條人才新政,CCG課題組進駐中關村幾個月,參與了各個環節的工作,包括實施細則的擬定。一直參與國際人才領域的研究和政策推動,CCG非常高興看到中國在人才工作上邁出這么大的步伐,也看到中國的人才工作開始不斷地邁向新的高度,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正在不斷形成。CCG作為國內領先的、專業研究前沿國際人才的智庫,能夠對中國人才事業做出一些貢獻,是非常值得欣慰的。
中國體量巨大,中央和政府的影響力很大,從中央到地方集中力量辦大事。從政策來講,如果一個政策設計的好,可以帶來很大的效果,這是政策紅利,但如果一個政策設計的不好,也可能帶來嚴重的后果。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可能比別的國家更有需求建立智庫體系。通過智庫體系的建設,能夠提高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加強民主協商。加強智庫體系的建設,能夠在各項政策的制定過程中形成一定的政策競爭的市場,同時又能夠幫助形成科學民主決策的體系,避免在公共政策的決策過程中出現偏差或者失誤。中央提出加快智庫建設,建立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也是非常及時、到位的建議。中國體量巨大,任何決策都會牽一發動全身,需要多家智庫參與政策,形成一個智庫的政策采購市場,便于政府更好地優化決策,同時也能幫助中國打造力,對中國的思想走出去、智庫走出去都將是非常好的載體。所以智庫的建設對于現階段中國發展是非常必要的。
雖然建國以來也有很多的官方智庫,但是我們現在需要更多地鼓勵多元化的智庫。就像中央文件里面提到的,既要有國家的智庫,也要有大學的智庫,有企業的智庫,更要有社會的智庫,就是民間的智庫,智庫的多元化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智庫間應該有一些競爭,或者政府在政策采購方面,可以更多地選擇各種不同的智庫,有意識地讓不同智庫來參與決策,而不是說只依靠某個部委的研究院,或是依靠傳統上的研究中心,那樣時間長了后可能會有一些弊病。鼓勵多元化,同時更多地鼓勵社會智庫、民間智庫是很有必要的。就像改革開放初期,發展民營經濟搞活了中國的經濟市場,現在如果更多地鼓勵社會智庫、民間智庫,就能搞活中國的政策市場、思想市場。同時,就像當年發展民營經濟帶動中國經濟發展一樣,發展民營智庫,也會帶來中國智庫的大發展。任何的市場里面,有一定的不同體系、不同載體的話,會加快、促進良性的循環,促進他們之間的共生和競爭,同時能夠為決策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更多優化的機會,這是中國智庫應該更多努力的方向。(光明網記者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