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太原理工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 王青山
4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中指出,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這是基于國內外形勢深刻變化,著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作出的科學判斷,也是統籌做好各項工作,助推中國航船行穩致遠的行動指南。我們要深刻理解把握這一重大判斷和總體要求,主動適應國內外形勢發展的新變化,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雙勝利”。
堅持底線思維,科學研判形勢。“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經濟政治格局深刻變革調整,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不斷增加,特別是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本艱難的世界經濟更是雪上加霜。疫情全球蔓延的“黑天鵝”事件或將演變成一場全人類需長期應對的持久戰爭。當前我國國內疫情雖得到有效控制,但仍面臨境外輸入、境內反彈的風險,且隨著疫情變化,這種風險還可能上升。戰“疫”猶如逆水行舟,需同心協力,奮力撐篙。思想上不能陶醉于已取得的成效,不能心存歇腳松氣的想法,越是艱難關鍵時刻,越要擰緊思想“發條”,越要狀態“滿格在線”。疫情牽一發動全身的“聯動效應”,境外蔓延、境內輸入風險增大的“倒灌效應”,短期影響逐漸顯現、長期影響難以預判的“冰山效應”,以及與其他矛盾風險交織疊加、交叉感染的“疊加效應”,勢必都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沖擊。加之全面深化改革任務繁重,保持經濟平穩運行難度加大,民生保障和社會穩定尚需加強,尤其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統籌做好各項工作,對我們來說更是全新考驗,需要付出全部努力。對此,需正視這場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把問題估得足一些,把挑戰估得大一些,從最壞情況出發謀求最好結果,思想上工作中都要做足準備“備好課”,迎接隨時可能到來的各種挑戰。
堅持敢戰能勝,發揚斗爭精神。困難孕育希望,奮斗成就輝煌。中華民族素有不屈不撓、頑強斗爭的光榮傳統,“風雨壓不垮,苦難中開花。”中國共產黨在斗爭中誕生、在斗爭中成長壯大,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面對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激發斗爭精神。敢于直面風險挑戰,敢于擔當負責,敢于出手亮劍。當前疫情形勢嚴峻復雜,發展任務艱難繁重,需要我們黨員領導干部有副“鐵肩膀”,敢挑最重的擔子,勇做新時代的“泰山挑山工”。斗爭不僅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要根據形勢需要,把握時、度、效,及時調整斗爭策略。善于從全局、整體、長遠高度思考和解決問題,把握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善于運用辯證思維謀劃發展,正確把握前進道路上的危與機、利與弊、得與失,既看到當前疫情全球蔓延、部分西方媒體政客“甩鍋”中國、貿易保護主義可能抬頭、全球貨幣大放水等帶來的不利因素,更看到國際社會團結抗疫、共克時艱的廣泛共識,看到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看到我國經濟體量大、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具備長期向好和深化改革的條件和基礎等積極因素。把握好政府與市場、中央與地方、經濟與社會、速度與質量、穩增長與防風險、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等關系,努力化疫情危機為發展生機,變外部壓力為前進動力。
堅持強基固本,辦好自己的事。困難是彈簧,你弱它就強。危機變轉機,關鍵看自己。無數事實說明,有效應對外部挑戰,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關鍵在中國自身,在辦好自己的事情。首先要堅定信心。“信心比黃金重要”。這種信心來自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來自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來自于新中國成立70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來自于全民戰“疫”中所體現的中國精神,以及14億人同筑中國夢的磅礴力量。其次要苦練內功,打好“改革牌”“創新牌”“服務牌”。以疫情防控為抓手,及時查缺補漏,補齊短板,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主動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扎實做好“六穩”工作,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對重大項目尤其是新基建的支持力度,抓好糧食生產,端牢自己的飯碗。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三大”攻堅戰,深化打黑除惡專項斗爭,全力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加強對后疫情時代世界形勢的研判,積極開展全方位外交,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及時堅決回擊反華言行,參與全球治理變革,發出中國聲音、中國倡議,推動全球合作抗疫。最后要更緊密地團結起來。團結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風險挑戰、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重要保證。外部環境越是復雜多變,發展任務越是繁難艱巨,越是要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團結一心,砥礪前行。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深刻認識并準確把握國內外形勢新變化,增強憂患意識,“打有準備的仗”,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做好功課迎大考,打牢基礎謀長遠,推動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經濟社會發展再上臺階,為完成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交出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