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 楊成玉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于11月10日圓滿閉幕。來自世界各地的2600多家參展企業、39個交易團、近600個分團,40萬“專業觀眾”在進博會上滿載而歸。在新冠肺炎疫情籠罩下,中國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如期舉辦這一全球貿易盛會,為受到重創的世界經濟注入一劑強心劑。作為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的標志性舉措之一,本屆進博會的成功舉辦將對外釋放積極信號,為國際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正如習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講中指出,本屆進博會體現了中國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的真誠愿望。
釋放積極信號
一是展現我國抗疫防疫的高效成果。本次進博會如約舉行印證了我國疫情防控取得的重大戰略成果,也間接向全球展現了中國人民所付出的艱苦卓絕的努力。在此特殊時期,各國企業的積極參與也顯示出國際社會對我國防疫工作的認可和信任。
二是展現我國對外開放的有力進展。我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沒有動搖。一年以來,持續擴大進口、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增加自由貿易試驗區,確立海南、深圳對外開放“典型”的總體方案,保護知識產權等具體舉措取得了積極進展。此外,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的擴大對外開放系列舉措已經全面落實。
三是展現我國新發展格局的國際意義。針對“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國際上的不理解聲音,習近平主席指出,這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僅是中國自身發展需要,而且將更好造福各國人民。打消國際社會顧慮,為新發展格局增信釋疑。
四是展現我國國際合作的宏偉藍圖。未來我國將通過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外貿創新發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各層次領域合作等多項舉措的持續推進,為各國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實現共同發展,為國際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
體現新的作為
第一,在國際抗疫中的擔當作用。在疫情沖擊之下,我國前三季度經濟仍然實現了正增長,對外貿易投資保持增長勢頭。我國始終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與國際社會攜手合作抗擊疫情,盡己所能為國際社會提供援助。截至10月20日,已向150個國家和7個國際組織提供抗疫援助,出口口罩1790多億只、防護服17.3億件、檢測試劑盒5.43億人份。此次進博會還專門設立了公共衛生防疫專區,展示全球高質量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品。
第二,在世界經濟復蘇的推動作用。世界經濟遭受疫情沖擊,經濟增長下行趨勢明顯。全球價值鏈供應鏈阻斷和消費需求下滑尤為明顯。我國堅定擴大對外開放的行動與舉措,為疫情籠罩下的世界經濟注入一劑強心劑,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助力疫后世界經濟企穩復蘇。
第三,擴大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設開放新高地,促進外貿創新發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雙邊、多邊、區域合作等主張充分體現開放、合作、團結、共贏的原則。其中,推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壓縮《中國禁止進口限制進口技術目錄》、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維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等具體措施也是回應國際社會對中國市場殷切期望,為技術要素跨境自由流動、營造更好環境創造良好條件。
最后,深化國際合作的多邊主張。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多邊主義體系面臨重大挑戰,全球治理面臨空前危機。我國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改革,積極參與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等機制合作,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繼續前進。雖面臨一些全球化逆流,但我國以高質量發展,為各國企業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實現共同發展。在被疫情籠罩的當下,進博會著手激活世界經濟需求和活力,為多邊主義注入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