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兩個毫不動搖”、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新電商推動消費升級、新型工業化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胡金焱: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青島大學黨委書記胡金焱指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既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要求,也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方面。一方面,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加快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建立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另一方面,要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全面貫徹平等保護原則,依法保障公平競爭,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引導民營企業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努力提高核心競爭力。
摘編自《人民日報》
【程恩富、陳健: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路徑思路】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程恩富、東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陳健認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對于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要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一是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建立有利于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系統、全面的支持體系,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二是統籌好安全和發展,構建自主可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集中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行業引領力的現代化重點產業、民生產業集群,推動重點產業、民生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三是發揮好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加快建立有利于在創新引領下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的宏觀指導政策,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四是通過政策支持體系創新,加快制定世界一流服務業建設標準體系,構建適應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的現代化服務業新體系;五是加快建立現代化物流體系,加大推動物聯網技術與物流業的深度融合發展,加大對各大物流企業的支持力度,為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提供通道保障;六是加快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強大數字產業集群。
摘編自《光明日報》
【李立威:新電商正成為推動消費升級的重要力量】
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電子商務系教授,數字經濟與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李立威指出,新電商不僅是整個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推動消費升級的重要驅動力量。具體而言,首先,新電商依托“貨找人”的商業邏輯和沉浸式的購物體驗,使得消費者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通過線上和線下多種方式進行消費,激發了消費者的潛在需求;還能夠將消費者需求及其變化趨勢快速準確地反饋給供給側,推動企業生產經營方式變革,促進供需精準匹配,通過更好地滿足消費需求推動消費升級。其次,新電商通過豐富消費場景和體驗推動消費升級,數字技術的發展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直觀、即時和立體的感知,帶給消費者交互式和沉浸式的購物體驗,滿足了消費者對個性化、創新型和體驗型消費的訴求,讓消費不再只是單純的交易行為。再者,新電商通過促進居民增收推動消費升級。近年來,直播電商、社區電商等電子商務新業態和新模式的發展創造出許多新職業和新就業崗位,為擴大就業機會、促進低收入群體增收等多種方式推動居民收入的增長積極賦能,從而為消費升級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摘編自光明網
【于鳳霞:新的時代背景下新型工業化具有鮮明特征】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于鳳霞指出,在數字經濟成為社會發展大勢所趨和我國全面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背景下,新型工業化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和階段特征。首先是產業體系現代化,具體體現在制造業領域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提升底層技術、關鍵核心技術自主供給能力和原始創新能力,全面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利用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升級,全面推進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其次是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化,具體體現在聚焦事關國家發展和安全的戰略考量,切實推進重點產業強鏈補鏈,針對一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域產業鏈不完整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補鏈強鏈,構建多元化的產業鏈形態,增強對產業鏈的控制力。再次是發展模式綠色化和低碳化,具體體現在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推進制造業數字化和服務化轉型,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和低碳發展,不斷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綠色生產和工業制造業發展體系。最后是創新體系高效化,具體體現在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對推進關鍵領域重大科技創新的制度保障作用,加快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數字技術創新與產業創新體系,推動產業不斷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摘編自《經濟參考報》
(光明網記者徐倩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