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吳楠(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作風建設直接關系著黨的人心向背和生死存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作為一個在中國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對作風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優良作風既是中國共產黨人政治信仰的集中體現,也是黨初心使命的接力傳承,更是黨性修養的集中展示。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擔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使命。高校落實好黨中央的工作要求,要重點把握好高等教育發展的新規律,弘揚黨的優良作風,以扎實的作風建設推動高校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培根鑄魂育新人的工作目標。
把握作風建設方向
正確把握作風建設的工作方向,是高校高質量開展作風建設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抓好作風建設的出發點和立足點。高校在開展作風建設中要認真回答好“為什么要開展作風建設”“開展什么樣的作風建設”“實現什么樣的建設目標”等基本問題。回答好這些問題的關鍵在于,高校要立足自身的工作特點,緊密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堅持實事求是,認真分析高校建設發展的主要矛盾,開展有利于學校內涵式發展的作風建設。高校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也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高校開展作風建設必須要從人才培養的根本目標出發,從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特點和規律出發,堅持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等作為作風建設主要方向,引導高校師生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自覺把個人的成長發展融入民族復興偉業,融入祖國建設發展實踐,以強有力的作風建設匯聚起高校建設發展的精神力量。
統籌兼顧作風建設重點
高校工作的核心使命是培養人才,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大學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校開展作風建設要把培養高質量人才作為重點,注重將人才培養的核心環節與作風建設貫通起來。在課堂教育上以“學”和“導”為主,牢牢抓住理論學習重點,既要引導學生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也要學習經濟、科技、生態、法律、歷史等各方面知識,積累豐富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同時,要高度重視行為引導,積極運用典型案例、典型事跡,讓學生向先進學習,向榜樣看齊,形成爭先上進的良好氛圍。在實踐教育中要以“踐”和“悟”為主,充分發揮高校教師的引領示范作用,讓廣大教師帶頭踐行黨的優良作風和職業操守,用言行去影響和塑造學生,深化學生愛國情懷,做到胸懷“國之大者”。高校教師要用黨的優良作風引導廣大學生在學思踐悟上下功夫,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熟練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良好的作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提升作風建設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風建設是永恒課題,要標本兼治,經常抓、見常態,深入抓、見實效,持久抓、見長效,通過立破并舉、扶正祛邪,不斷鞏固和擴大已經取得的成果,努力以優良的黨風政風帶動全社會風氣根本好轉”。作風建設不是一時之需,也不會一蹴而就,而應是久久為功,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和堅持不懈的拼勁長期堅持下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科研學風作風建設,引導科技人員摒棄浮夸、祛除浮躁,坐住坐穩‘冷板凳’。”高校開展作風建設,在確定工作方向和目標后,就應重點從深化內涵、提升質量效果上下功夫。具體來說,就是要結合高校的工作實際,緊密圍繞教學、科研、學科、人才等工作重點,貫穿于管理、服務、保障等方方面面,做到全員參與、全域覆蓋、全面推動。
要注重突出“嚴”和“實”的工作要求,牢牢把握強作風、促發展、提效能的工作主線,堅持獎優罰劣、嚴寬相濟,注重選樹典型,強化正面激勵,堅決杜絕形式主義走過場。要注重在作風建設中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傾聽師生意見呼聲,始終把廣大師生的利益擺在首位,將師生的滿意度作為衡量高校作風建設的最高標準。
要注重發揮教師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高校抓好作風建設的關鍵在于抓好干部作風、教師教風和學生學風三方面工作。在改進干部作風方面,重點是提升機關和服務保障部門的工作效能,端正干部的工作態度,引導廣大干部崇尚“勤快嚴實精細廉”的工作作風。注重在作風建設中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暢通師生員工的意見反饋渠道,著力解決廣大師生的難點、堵點、痛點,用心打通服務師生的“最后一公里”。在改進教風方面,要突出教師的主體地位,堅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營造尊師重道的濃厚氛圍,提升廣大教師的成就感和獲得感。在改進學風方面,要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端正學風與能力提升和服務社會的關系,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增強學生建功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高校通過作風建設,要切實改進自身的短板和不足,用實干和實績回應師生的關注關切,不斷提升師生滿意度。作風建設是一種態度,在高校這個教書育人的崗位,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