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勇:盤活存量為財政改革注入新動力
我國預算體制改革取得很大進展,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門仍然存在預算編制不科學不準確的現象。懲罰機制不夠健全,也導致資金閑置沉淀。長期以來,用款單位擠占財政資金,卻不必付出應有的代價,財政資金效率因此受到嚴重影響。閑置沉淀資金要回收,會加大用款者資金使用壓力,從而促進資金的盤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處理不好,也可能導致一些單位為花錢而花錢。錢雖然盤活了,但效率并未真正提高。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盤活財政存量資金,還需盤活國庫資金。3萬億元左右的國庫資金余額,僅有少數進行了國庫現金管理操作,效率較低。盤活常規余額資金,很可能意味著資金需要從履行國庫職能的中國人民銀行流出。資金大出大進,容易干預貨幣政策的獨立運行。為此,應結合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深入研究國庫管理制度改革問題,在科學測算用款需求的前提下,保證最低庫款余額,進行國庫現金管理操作,進一步提高財政存量資金效率。鑒于預測用款需求最有信息優勢的是財政部門,應進一步增強財政部門在國庫資金管理中的主動權。 【詳細】
?項 崢:改革是盤活存量貸款唯一途徑
依靠制度變革和金融市場創新,大膽推進金融改革,是盤活存量貸款的唯一選擇。
一是加快推進資產證券化。資產證券化是解決存量信貸資產流動性的最好途徑。在中央銀行指導下,過去部分商業銀行已經開展了資產證券化業務試點,積累了一定經驗。二是積極建設市政債市場。目前,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擴至6省市,這對于緩解地方政府建設資金需求必將發揮重要作用。三是引入資產重置機制。過去,大型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中,資產管理公司功不可沒。
近日,銀監會表示將采取十項措施“盤活存量”。這十條措施也主要涉及制度變革和金融市場創新的內容。應該看到,制度變革和金融市場創新,面臨著未知的風險,需要更加堅定的決心。只有大膽推進改革,及時根據改革成效調整政策,才能真正釋放制度變革和金融市場創新帶來的紅利。 【詳細】
熱點面對面 | 國內理論動態導讀 |
![]() |
![]() |
![]() |
構建和平共處、互利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 | 保護兒童權利,不能只是“兒童節”一天 | 如何守護食品安全老百姓的一片“天” |
![]() |
![]() |
![]() |
大學生就業如何實現逆市突圍? | 關于《旅游法》,你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 不要過分解讀“中國式過馬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