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失地農民社會保障體系、金融體制的缺陷、民意與公共決策、小微企業發展、網絡謠言、西方國家文化冷戰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趙秀池:建立失地農民社會保障體系實現城鄉一體化】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城市管理學院趙秀池認為,城鎮化是拉動內需、改善民生、實現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也是縮小城鄉差別,使農民盡快過上好日子的有效途徑。新型城鎮化的一個最重要載體就是土地。只有切實做好城中村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工作,解決好失地農民的切身利益問題,才能更好地推進新型城鎮化,也才能真正實現城鄉一體化。第一,將公共服務均等化落在實處。保證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有改善、長遠生計有保障,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應綜合考慮城市收益、農民的未來保障,合理確定對失地農民的補償標準。第二,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失地農民的就業能力。必須加強培訓,提高失地農民的職業技能和創業能力。通過培訓,使農民工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和專項職業技能,讓他們有一技之長,完成農民向產業工人的順利過渡。第三,建立文體活動中心,為失地農民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建議當地政府為城中村失地農民建立文體活動中心,在活動中心設立圖書角、體育運動場、文化活動長廊、招工信息發布園等,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一些體育比賽和文化活動,請一些專家來指導并講解一些理財、保健、法律等知識,為農民工免費提供就業信息以及各種政策咨詢等,使城中村失地農民真正融入城市,變成城市的主人,享受美好的城市生活。
摘編自《經濟日報》詳細
【王國剛:從互聯網金融透視我國金融體制的缺陷】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王國剛指出,2013年以來,“互聯網金融”風生水起,不僅成為熱度最高的金融話題,社會各界廣泛議論,各種認識莫衷一是。一、外植型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發展有較大的限制。一個突出的現象是,消費金融內生于商業購物活動。在由商業機構展開相關業務的過程中,集資金流、物流和客戶信息流為一體,既給消費者帶來了購物的商家優惠,又給商家帶來了資金和客戶信息,有利于提高商家的市場競爭力和調整商業結構。二、僅靠銀行信用難以滿足實體經濟的金融需求。在我國的外植性金融中,銀行信用成為近乎唯一的信用機制,城鄉居民消費剩余的資金除了儲蓄存款很難有其他的金融投資運作路徑,實體企業所需資金除了銀行貸款也沒有太多選擇余地。三、以金融機構為主且實行分業監管體制不利于金融機構與實體經濟的鏈接。我國的金融監管以金融機構為主且實行分業監管體制,不僅人為地切斷各種金融機制和金融產品之間的內在聯動關系,而且嚴重限制了金融機構的業務拓展與實體經濟運行的鏈接程度。
摘編自《紅旗文摘》詳細?
【湯景泰:民意與公共決策之間的矛盾并非不可調和】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微媒體研究中心主任湯景泰認為,民意與公共決策之間存在矛盾,但這種矛盾并非不可調和。為了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以及取得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均衡,客觀上要求政府在公共決策中做到與民意進行充分的對話溝通。這種平等的公開對話溝通,對于社會共識的形成極其重要。因為在公共空間中,社會成員通過各種各樣的媒介或面對面交流去探討共同關心的事件,并因而能就這些事件形成一種共識。所以尊重民意,將民意納入公共決策整體進程,在決策過程中進行充分的民意溝通,是實現公共決策合理化、合法化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實現成功的公共決策,政府關鍵需要在決策輸入階段放開決策議程設定,提供有效渠道與平臺,讓民眾充分表達自身的利益訴求,凝聚共識,進而推動某一公共議題提上決策議程。在決策轉化、輸出階段,政府重在對公共決策的質量要求上把好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與民意保持對話,并不意味著政府要將所有權利讓渡給民意,而是更強調雙方的平等互動。對于政府而言,應該為公民參與的整個程序作出安排,在政策質量規定方面發揮權威作用,并對問題結構界定提供權威性的解釋。
摘編自《深圳特區報》詳細
【楊繼瑞:小微企業迎來快速健康發展機遇】
重慶工商大學校長、重慶金融學院院長楊繼瑞指出,小微企業是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主體,在活躍市場、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增加就業、增強經濟發展動力、促進創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幾年,中央連續出臺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小微企業發展環境明顯改善,迎來了快速健康發展的有利機遇。一、加強金融服務支持,解決融資難、融資費用高問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進一步作出部署,提出在加強監管前提下,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這是金融體制改革的一大突破,也是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費用高問題的關鍵舉措。二、搭建就業服務平臺,解決招工難問題。進一步規范小微企業用人制度,完善小微企業勞動合同制度,逐步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和勞動爭議協商機制,為小微企業用工營造良好制度環境。三、實施財稅優惠政策,解決成本高問題。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小微企業輕裝前進的舉措,包括推進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降低創業成本、取消或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等。這些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不僅有利于解決小微企業運營成本高問題,而且有利于形成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社會氛圍。
摘編自《人民日報》詳細
【管健:網絡謠言背后的社會心態】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管健指出,推動網絡謠言傳播的社會心態,可以概括為以下六個方面:不確定性的社會心態成為謠言產生和傳播的溫床,泛化的弱勢心態為網絡謠言推波助瀾,從眾與責任分散弱化了謠言傳播的負罪感,網絡謠言成為個人意念與逆反心態的外化投射,沉默的螺旋助力了網絡謠言的聲勢,網絡推手成為網絡謠言的加工廠和發動機。
摘編自《人民論壇》詳細
【張小平:“顏色革命”是西方國家文化冷戰的升級版】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張小平認為,在長期的文化冷戰中,西方確實取得了可觀的效果。但是,在“顏色革命”語境下,西方國家把自由民主制度對權力的制約能力轉變為利用反對派攻擊政府、顛覆政府,具體手法是利用國家民主基金會。國家民主基金會是美國政府出資的一個實體機構,其目的就是支持美國對外政策目標,但以動機單純的非政府組織面目出現,實質上干中央情報局在冷戰時期做的事情。該機構第一任代理主席艾倫·溫斯頓曾坦率地對《華盛頓郵報》說:“我們今天做的許多事情,在25年前都是中情局的活。”說到底,“顏色革命”這場新的文化戰是文化冷戰的升級版。
摘編自《前線》詳細
(光明網記者 李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