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代購和跨境電商這兩個看起來類似的概念其實截然不同,最大的區別在于,前者存在偷漏稅的行為,后者則是依法納稅。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究員劉濤在接受光明網記者采訪時指出,海外代購游離于政府監管之外,未來,代購這種模式,無論是所購之物,還是過程方式,都會出現更多個性化需求,和隨之形成的細分市場領域。這種多元化趨勢,將會倒逼出更多小型化,甚至個體化的商家大量涌現。
?
海外代購游走于灰色地帶
?
我們小時候生活在三四線城市,親戚中有人去北京了,幫我去北京買好的東西,這是最原始的代購。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北京是我們認為很好的地方了。現在的海外代購,把它的空間擴大一下,北京變成國外,本質上沒有變。消費的自主性越來越強、互聯網對于個體解放有很大的推動。海外代購,顧名思義就是別人出國替你買東西,從本質上來說,屬于一種私人行為。朋友間出于信任,帶點東西回來,然后我把錢給你。
從宏觀來看,海外代購存在的首要問題是,其游離于政府法制之外,政府工商系統監管不到,掌握不到具體數據。這種行為如果是個別的無所謂,但是現在已經成規模,必然會帶來很多魚龍混雜的問題。第二個問題是稅收問題,從政府角度來看,最關心的是違法亂紀和稅收問題,這么大的交易總量沒有上稅,對政府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損失,對整個國家來講也是不利的,這是海外代購目前存在的最大的問題。第三個問題是海外代購影響了國內消費市場。過去我們是投資拉動型經濟,靠政府投資和外貿,但是現在受到全球經濟的影響。大家都明白,經濟增長要靠拉動內需、刺激國內消費,而海外代購使消費行為發生在國外。
從個體來看,首先我們最關心的是商品的質量,現在很多情況是發現買回來的東西與圖片不符。海外代購和商店買賣不一樣,中間有很多代理環節,退貨的成本非常高。第二個問題是,海外代購的價格不是很透明,報價里的波動程度,涉及到匯率問題,很多東西不是我們消費者能夠掌控的。第三個問題是,很多代購都是私人行為,不具備資質,純粹靠私人關系,無法保障海外買手購買商品的好壞貴賤,會間接產生法律問題。
總體來看,海外代購目前沒有納入到政府規劃和管理之下,損害國家稅收和消費者權益的現象頻發,這幾個方面還有待管理。
?
海外代購或與跨境電商融合
?
類似于海外代購,有一小部分跨境電商是最低端的個體對個體(C2C)模式,比如留學生兼職做一些買手行為。這是最個性化和靈活的方式,不依附于某個電商平臺。如可以自己建立一個小微店,在朋友圈宣傳一下,也屬于跨境電商的一種。這類跨境電商的優點是商品雜、多,缺點是比較難被政府掌控,而且從個體成長角度來看,個人資金有限,市場競爭激烈,成功只在極少數。
海外代購作為個人行為,政府監管的成本很大。我個人判斷未來海外代購不會消亡,會繼續發展,是創業的一個點。海外代購未來會在政府的推動下,變得更加規范化,可能會和現在的跨境電商有某種程度的融合,個體代購買賣融合到大型電商平臺之下。
?
平臺類與自營類跨境電商各有千秋
?
跨境電商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平臺類跨境電商,比如天貓;一類是自營類跨境電商,比如京東。天貓的特點是,阿里巴巴公司不參與交易行為,不提供產品,搭建一個平臺進行自由交易。優點是進駐平臺的商家經過嚴格把關,有商業資質,用戶信任度相對更高。不足之處是天貓對真正的采購過程的掌控程度弱一些,可能會出現供貨不及時、流轉速率慢等問題。
相比之下,京東的自采購模式,更多的是賣自己的東西,有自己的海外采購渠道、物流配送中心、線下服務體系。采購全流程掌控和時效性會好一些,但是會存在一些不確定風險。此外還會存在跟風情況。比如現在面膜銷售火爆,但這種銷售火爆品的行業利潤率是很低的,反而賺不到錢。
?
跨境電商潛力大,但還需政府支持
?
跨境電商發展離不開政府支持,如政府對它進行稅收的優惠。去年5月份,商務部出臺《“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其中計劃在兩年以內,推動建立100個電子商務的海外倉的目標,是從政府的角度推動跨境電商的規模化、規范化發展。
海外代購擁有非正規的個人屬性,而像京東、天貓等跨境電商是有資質的平臺商家,能保證商品質量,相比海外代購更有效率、更安全,同時對于政府來說也是可管可控的。跨境電商正常納稅,受到監管,是正常商業行為。近三四年,大家逐漸發現跨境電商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中國的消費群體很龐大,消費需求很旺盛,很多電商發現有客戶需求,建立新的渠道進行海外采購。
?
(光明網記者 韓夢晨)
往期回顧
欄目簡介
1961年,鄧拓在《北京晚報》的《燕山夜話》專欄陸續發表雜文,這些雜文敢于正視現實,大膽評論各種不正之風, 并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爐,發人深省。光明網現推出《新燕山夜話》專欄,承繼《燕山夜話》的品格和精神,聚焦當前社會發展、社會主義核心體系建設中的熱門話題,邀請各領域、各行業的中青年知識分子,以有聲評論的方式進行深入解讀。
如果您對當今社會發展中的熱點問題有深入的思考和獨特的見解,或者在生活、工作中積累了一定的智慧和經驗,并 愿意與網友分享,歡迎將您的個人簡介及聯系方式發送至郵箱xysyh@gmw.cn,我們將及時回復您的來信。
欄目策劃:光明網理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