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在山東臨沂,一支由中老年人組成的健跑隊,在機動車道上晨跑時遭遇一輛出租車沖撞,導致一死兩傷的慘劇,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本期訪談特邀首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院院長尹軍教授,就“暴走團”形成和發展的社會背景,引導大眾進行科學健身,完善大眾體育基礎設施建設,規范民間組織群體建設等話題,與讀者分享觀點。
?
正視“暴走團”出現的客觀原因
?
對“暴走團”,我們要有一個清楚、全面的認識。首先,“暴走”是一種符合大眾健身需求的形式。隨著我們國家提出“健康中國”的戰略,大眾體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追捧和持續關注,特別是中老年人群體也開始留意自身健康情況。但是,他們并不像很多年輕人那樣擅長羽毛球、籃球、足球、高爾夫、瑜伽等體育項目,受教育程度及文化水平也相對較低,有的甚至就是小學、初中畢業。同時,也沒有成熟的組織建設。所以,我們應當正視老年“暴走團”群體的專業化水平相對較低,組織建設成熟性也相對較低這樣一個事實。其次,現今這些老人群體很多面臨著子女已就業、成家的情況,他們大多與子女的交流時間較少,特別需要與人進行情感交流。而“暴走團”是由一批健身意識很強烈的人群聚集在一起,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心得體會,相互傾訴心里話,這很吸引他們,所以“暴走團”的向心力很強。
?
政府應對大眾健身進行引導
?
“暴走團”不斷發展壯大的原因是由于大眾自身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但需明確的是,沒有科學的方法,“暴走”未必就健康。對于這種情況,政府應進行積極引導。首先,應適當考慮在公共場所提供一些免費科學的健身指導,向大眾提供諸如太極拳、氣功、太極球、體能訓練等各種體育項目的練習方法,不要讓大眾去自發地盲目鍛煉。其次,提供一些科學的康復訓練方法,如中老年人膝關節疼痛康復訓練等。未來,政府還可以通過向社會購買服務讓學校及社會上的健身公司來為公眾,尤其是為老人提供每天幾小時的專業化指導,幫助他們更好地去進行科學健身,為每個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
政府應引導大眾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
?
引導大眾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需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要引導大眾從心里上進行調整,使他們遇事淡定。其次,引導大眾注意鍛煉方法的科學性和正確性。一些不合理的健身方法對健康有害無益,錯誤動作只會加重運動損傷發生的幾率,而且一旦損傷很難康復。再次,要讓大眾明白保持健康不僅要通過運動,還需要從生活點滴細節做起,要養成良好的飲食、起居習慣等。日常飲食營養搭配很容易被忽略,例如,部分老年人喜歡購買營養品,卻不注重自身飲食的調整。對此,政府要根據個人體質的差異進行科學的營養配餐指導,為大眾提供一些參考樣本。健康是需要積累的,疾病也是由于長期不良習慣造成的,要把重心前移,多做預防工作,通過運動來干預并減少老百姓去醫院就診的頻次。
?
科學配置健身基礎設施,完善相關配套服務
?
政府也要系統做好大眾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當前我們在這方面存在短板,首先,鮮有適宜大眾進行健身的公共場所。以北京為例,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一帶,周末休息日時往往人滿為患,原因就是沒有足夠的公共健身場所。其次,在健身場館方面,我們的一些體育場館建成以后都是對外出租的,是需要收費的,客觀上無法滿足低收入人群的健身需求。因此,政府在公共體育設施場地和場館建設方面需作出相應調整,為市民搭建一些便民的公共健身場地和免費場館。這些場所面積不一定很大,但布局要合理,環境優美,要讓鍛煉的人群感受到一種向心力。此外,還要提供一些服務來吸引他們。總之,要力求實現健身場地種類多樣化,并且要不斷完善相關配套服務。
?
關注民間健身組織建設,弘揚社會正能量
?
民間健身組織的建設非常重要,應當有明確的行為規范和對參與人員心理上的引導。對此,這些組織可借鑒社區老黨員定期組織集體學習的經驗,定期組織學習,引導民眾為社會發展發揮正能量。此外,建議邀請一些社區著名的健身明星、優秀舞蹈隊、武術達人等來幫助做好組織建設工作,并抓好組織帶頭人建設,從而充分模范效應,為大眾提供更多幫助和指導,使大眾健身更加規范,也更加有序地開展。
?
(光明網記者 趙宇采訪整理)
往期回顧
欄目簡介
1961年,鄧拓在《北京晚報》的《燕山夜話》專欄陸續發表雜文,這些雜文敢于正視現實,大膽評論各種不正之風, 并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爐,發人深省。光明網現推出《新燕山夜話》專欄,承繼《燕山夜話》的品格和精神,聚焦當前社會發展、社會主義核心體系建設中的熱門話題,邀請各領域、各行業的中青年知識分子,以有聲評論的方式進行深入解讀。
如果您對當今社會發展中的熱點問題有深入的思考和獨特的見解,或者在生活、工作中積累了一定的智慧和經驗,并 愿意與網友分享,歡迎將您的個人簡介及聯系方式發送至郵箱xysyh@gmw.cn,我們將及時回復您的來信。
欄目策劃:光明網理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