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稱為“業界良心”的BBC紀錄片陷入輿論風波,其2011年出品的《人類星球》被質疑“造假”。隨后BBC對相關內容進行了審查,發表了聲明:“BBC被告知,2011年的《人類星球》的關于科羅威人的一集出現了有違準則的情況……BBC回顧了《人類星球》中的相關畫面,發現關于部落搬進樹屋的描述是不準確的。”
實際上,說《人類星球》“造假”一事引發風波的說法有些夸張。若從紀錄片專業生產的角度對此事進行判斷,這種做法其實屬于業界長期以來常見的。早在上世紀20年代,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紀錄電影——羅伯特·弗拉哈迪拍攝的《北方的納努克》,就已經把消失的人類文明和生活方式通過景別再現模擬了出來:羅伯特·弗拉哈迪搭造了一個生活區域,展示愛斯基摩人冰雪上捕魚、狩獵的生活方式。而這種記錄還原的方式,人們從最初就沒有質疑。對比《北方的納努克》再看《人類星球》一事,就顯出了一種不合邏輯地指責。
影像的表達需要物理化空間,哪怕是動畫模擬或者人造場景。現實當中正在發生的事,事件周圍的環境、空間可以隨時拍攝,但歷史事件或已經逝去的東西,其物理化空間也已經消逝,我們只能通過場景再現進行影像記錄。僅通過口述或者文字記錄,是無法對歷史事件或已經逝去的東西進行影像傳播的。
真正的紀錄片,核心原則是真實,其實這也是紀錄片的靈魂和生命。界定紀錄片的真實性,要把握兩個層面:一是有無主觀造假動機。看紀錄片有沒有造假,要看它的主創團隊價值追求在哪,作品的核心意義是什么。假如一部紀錄片標明實拍,內容卻是通過技術方式實現的,主創團隊特意遮蓋影片背后的技術手段,具有造假主觀意圖,就能說它造假。但是,若主創團隊沒有說紀錄片是實拍的,人們卻說其造假,可能就是因為不了解這種影像表達方式而造成的。我們現在的VR、MR(介導現實Mediated Reality)、AR技術,也是一種虛擬現實,這些方式也會在紀錄片中使用。將來,影像將有越來越多的表達方式,人們須找準紀錄片的價值追求和核心意義,認清真假。
另一個層面,是紀錄片的專業性是否足夠。一部紀錄片,要通過再現手段還原歷史中的真實存在,一定要有科學、專業的觀點作為支撐,并由專業團隊描述這種觀點。人們不可能百分之百地還原歷史,但我們要無限接近那根鑒定線,這在紀錄片領域也是一樣。紀錄片中呈現的專業科學認知,是否在過去的時空中真實存在過是最主要判斷依據。BBC等大牌制作公司,在這些方面是很慎重的。
對于廣大受眾來說,紀錄片也是一種消費產品。大家關心和自己利益相關的內容,如涉及藥物、健康方式的紀錄片,對一些常識性的假象較為敏感。但是,當受眾觀看和自己沒有實質性利害關系的紀錄片時,大家的關注點就從紀錄片的真實性轉移了,大家更看重的,是紀錄片的真實感。現在有些紀錄片,哪怕是實景拍攝的現實題材,鏡頭中人物說的話和展示的場景給人一種假的感覺。紀錄片是把現在的生活記錄下來成為將來的歷史。因此,作者用影像展示生活故事時,應該秉承歷史的態度,以紀錄片的良心為底線,真實地表達真情實感。
紀錄片這么多年發展下來,它的類型、樣態、風格慢慢地多了起來,例如作者紀錄片、媒體紀錄片、商業紀錄片等。約翰·格里爾遜曾說,一個真實的題材必須以清楚及簡單的方式說出來,但清楚與簡單并不是把故事戲劇化。我們討論紀錄片的造假問題,就不得不說說故事戲劇化的問題。商業紀錄片有自己的敘事要求,它稱作故事化。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的特點是通過好奇心來滿足受眾需求,所以探索頻道會把故事講得有情節、戲劇化一些。這與格里爾遜遵循的樸素紀實原則并不相悖。
我們說真正的紀錄片,越是純粹、樸素的越有味道,并且越有文獻價值,距離生活越近。可是,紀錄片不是單一的,我們不應用一種價值來評論所有的紀錄片。現在有些紀錄片,確實存在一定的戲劇化敘事技巧,拿捏好這個度很重要,團隊對紀錄片項目的核心訴求也很重要。凡事講取舍,得失失衡,讓紀錄片過于戲劇化,不真實,這個項目就是不成功的。一部有趣的、大家愿意看的紀錄片,其戲劇化是為傳播知識而存在。所以哪怕紀錄片戲劇化,它的核也應該是真實的。
現在,紀錄片慢慢放下了姿態,走進了更多人的生活,受眾看紀錄片、消費紀錄片,也逐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當下,保證紀錄片永遠充滿生命力,真實尤顯重要。真實在一部真正純粹的紀錄片中,不可撼動。
?
(光明網記者劉朝采訪)
往期回顧
欄目簡介
1961年,鄧拓在《北京晚報》的《燕山夜話》專欄陸續發表雜文,這些雜文敢于正視現實,大膽評論各種不正之風, 并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爐,發人深省。光明網現推出《新燕山夜話》專欄,承繼《燕山夜話》的品格和精神,聚焦當前社會發展、社會主義核心體系建設中的熱門話題,邀請各領域、各行業的中青年知識分子,以有聲評論的方式進行深入解讀。
如果您對當今社會發展中的熱點問題有深入的思考和獨特的見解,或者在生活、工作中積累了一定的智慧和經驗,并 愿意與網友分享,歡迎將您的個人簡介及聯系方式發送至郵箱xysyh@gmw.cn,我們將及時回復您的來信。
欄目策劃:光明網理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