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劉志強(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南京郵電大學基地特約研究員)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現在起,黨的中心任務就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回望黨的百年崢嶸歲月,中國共產黨主動順應世界現代化發展規律,以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不斷推進對現代化模式的探索,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建構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是及時將現代化發展優勢轉化為現代化話語優勢,向國內外展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要“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一理論主題的應然之舉。中國式現代化立足新時代新征程的發展要求,圍繞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表達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彰顯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時代性、人民性和世界性。
第一,圍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體現民族特色。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對民族復興和人類發展等重大理論問題的深邃思索,也是對這一理論的偉大創新。當前,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遭遇西方現代化話語霸權導致的國際輿論的沖突挑戰,使得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面臨著如何使自身的發展優勢轉變為話語優勢等問題。如何打破將“現代化”等同于“西方化”這一錯誤認識,力證并宣示“中國式現代化走得通、行得穩,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提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國際話語權成為我們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要立足中國實踐,對中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進行系統歸納,避免出現“削中國實踐之足、適西方話語之履”的情況。要持續地發展與健全中國式現代化話語系統,凸顯其自身的理論優勢,全面呈現中國式現代化在人類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的創造性,充分彰顯中國式現代化在人類文明形態發展層面上的高度與廣度,從本質上提升中國式現代化國際話語權。
第二,立足黨百年歷史征程的時代主題,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作出時代回應。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話語系統,是伴隨著我們的現代化進程而不斷產生變化和建構完善的話語系統,彰顯了鮮明的時代性。在具體的實踐內涵上,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始終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相結合,不斷回應現代化建設的時代之問、人民之問,深入闡釋“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中國共產黨篳路藍縷的百年奮斗史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發展的百年歷史征程交相呼應。中國共產黨在每個重要歷史階段都以史為鑒,堅定發展問題上的重要原則與基本立場,并在此基礎上明確接續奮斗的前進方向。新時代以來,我們采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充分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所蘊藏的發展智慧和磅礴力量。
第三,實現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永葆人民情懷。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話語體系具有鮮明的人民特質,彰顯了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既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歷史的見證者。道路的選擇是特定歷史主體和歷史客體二者相互作用的結果。一個國家要走怎樣的道路,不僅與其已有的歷史積淀、民族基因、特殊國情、文化習慣有關,也與其作為歷史主體的自我意識、作為革命主體的民族意識、作為歷史推動者的行動意識有關。
一方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話語體系因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人民性而生成,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人民屬性決定了其話語體系的人民性價值立場。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探索經歷了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始終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另一方面,人民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確立者、建設者、開拓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隨著新時代偉大社會實踐的深入推進而不斷拓寬、延伸。在推進現代化實踐的過程中,形成了表達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話語體系。歷史與實踐證明,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奮斗得來的正確道路、是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愿望的集中表達、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第四,通往現代化道路的中國方案,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展現世界視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為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中國式現代化跨越國家和民族,回應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價值追求,化解了西方現代化所不能克服的固有矛盾,為全人類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
馬克思曾指出,資產階級總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創造出一個世界,“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于文明的國家,使農民的民族從屬于資產階級的民族,使東方從屬于西方。”以“西方中心論”理念為基礎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現代化之路,將西方現代化之路強加給其他國家。西方中心主義之下狹隘對抗的現代化話語體系與人類共同追求的價值愿景背道而馳。作為全球共同信仰的人類文明,本質上不應該是某種單一文明的世界化,而應該是不同國家文明的交流融合。中國式現代化始終堅持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價值理念,維護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價值利益,能讓全人類共享現代化的果實,實現現代化發展從資本對抗性向發展建設性的價值轉變。
中國式現代化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面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奮斗目標提出的科學話語概念。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科學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大時代課題,為人類文明貢獻了中國智慧。要在動態開放、創新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不斷吸收借鑒話語建構的歷史資源、文化資源、實踐資源、學術資源,持續延拓中國式現代化話語的理論譜系和價值譜系,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建構的新篇章。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總體國家安全觀視閾下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安全預警機制構建研究”〈項目號:22BKS101〉和江蘇省社科基金“新時代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制度創新研究”〈項目號:22MLB005〉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