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鄭聯盛(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2023年是內地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簽署《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20周年。CEPA是具有“一國兩制”特色、符合世貿組織規則的高水平自由貿易協議。20年來,內地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在貨物貿易領域全面實現了自由化,在服務貿易領域基本實現了自由化,在投資領域建立了系統多元的保障制度。未來,內地與港澳貿易投資自由化仍將繼續推進,共同繁榮發展的道路將更寬闊。
經過20年的發展,CEPA在內地與港澳的貿易投資領域持續發力,取得了重大進展。
全面實現貨物貿易自由化。內地與香港2022年的貨物貿易總值高達4.65萬億港元,比2003年的1.53萬億港元增長逾2倍。內地成為香港第一大貿易伙伴。自CEPA實施以來至2023年9月,澳門企業利用CEPA零關稅優惠政策出口至內地的貨值達14億澳門元,為澳門企業共節省累計超過9000萬澳門元關稅。
服務貿易基本實現自由化。20年來,內地與香港服務貿易開放取得重大進展,當前內地對香港服務業做出全面或部分開放的部門為193個,占比96%。這較好地發揮了香港服務貿易的比較優勢和國際競爭力。澳門經濟及科技發展局至今共發出了876張“澳門服務提供商證明書”,協助澳門企業到內地開拓商機。通過CEPA的開放政策,尤其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先行先試的優惠措施,多個澳門專業服務,如金融、醫療、法律、稅收、建筑工程、旅游及社會服務等多個領域的企業及專業人士把握內地進一步對澳門服務業開放的契機,成功到內地拓展業務。
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顯著提升。長期以來,香港是內地外來投資的第一來源地,也是各類境外資金配置內地金融資產的首要跳板。20年來,鼓勵、保護和便利投資的舉措有效提升了內地與港澳的貿易投資效率。
內地與港澳經濟技術合作取得重大成效。香港與內地在金融、旅游、創新科技、文化、知識產權等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為內地改革深化、開放擴大提供新動力,為香港發揮專業優勢、重構國際競爭力提供了新機遇。澳門與內地加強合作,與廣東共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在做好傳統主流產業博彩旅游休閑業的同時,著力推動中醫藥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產業的發展。
內地和港澳在融入世界經濟、有效應對金融危機、共建“一帶一路”、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過程中,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取長補短,不僅有效地促進內地和港澳經濟繁榮,而且將內地與港澳更加緊密地關聯在一起。2003年,內地剛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不久,亟待加快與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對接和融合,CEPA為內地在世貿規則下融入世界經濟提供了突破口。以貨物貿易為例,內地與港澳在關稅、關稅配額和非關稅措施、反傾銷措施、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原產地原則等方面均遵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CEPA率先對港澳投資者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將香港、澳門服務提供者的國際化經營模式引入內地,對內地服務行業進行動態壓力測試,為服務業對外開放進行了有益探索。由此可見,CEPA不僅為港澳地區進入內地大市場提供了新渠道,也為內地經濟融入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快車道。
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內地與港澳仍可進一步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一是踐行金融互動新機制。中央政府通過人民幣國際化、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以及QFII、RQFII、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機制來提升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水平,為兩地金融市場互動提供了重要支撐。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仍有改進與優化的空間,內地與港澳需要探索金融服務互動新機制。二是重構全球產業價值鏈。由于多重因素影響,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受到破壞。香港應立足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發揮國際聯系廣泛、專業服務發達、鏈接功能強大等優勢,強化其區域和全球產業鏈的修復、彌合和升級功能。澳門可依托產業多元化戰略,強化與葡語國家的關聯,提升產業鏈合作質效。三是強化國際競爭力。港澳地區要更加積極主動融入國家全面開放、國家發展大局、國家治理實踐和國際人文交流,充分發揮內外鏈接功能,提升經濟互動水平與績效,共同促進世界經濟的繁榮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