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闞道遠(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員)
治國必先治黨,黨興才能國強。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如何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如何始終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如何始終具備強大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如何始終保持干事創業精神狀態,如何始終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如何始終保持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都是我們這個大黨必須解決的獨有難題。”以“六個如何始終”為核心要義的大黨獨有難題,不僅是對管黨治黨重大問題的對策性思考,而且蘊含著深刻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具有鮮明的認識論特征和方法論意蘊,體現了黨在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高度的理論清醒和理論自覺。
大黨獨有難題命題提出的認識論特征
以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同一切舊式資產階級政黨相比,具備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本質屬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生命所系與力量所在。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產黨人“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建黨百余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光榮使命,以大格局、大胸懷、大擔當而無愧于世界第一大政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和國家內部存在的嚴重政治隱患得以消除,黨內政治生態得到全面凈化,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顯著提升。但與此同時,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仍將長期存在。這是危害黨的生命力和戰斗力的毒瘤,是與黨的性質宗旨和本質屬性水火不相容的巨大危險和嚴峻考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加強黨的建設,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進性、損害純潔性的問題作斗爭,祛病療傷,激濁揚清。”毫無疑問,對大黨獨有難題的體認與剖析,首先需要從不以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世界上最大的政黨”的具體實際出發,克服主觀主義的錯誤傾向,從中透視大黨治理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問題。既要積極發揮黨在長期奮斗中所形成的理論優勢、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的獨特優勢,又要敏銳洞察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獨有的難題所在,由此進一步深入探求管黨治黨、興黨強黨的內在規律。
以擇善而從的歷史思維深刻汲取世界大黨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本著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學態度,牢記歷史經驗、牢記歷史教訓、牢記歷史警示,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鑒”。在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基于西方政黨運行的政治模式所形成的一整套價值理念和制度框架,曾在一段時期內為國家治理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面對產業結構、階級基礎和社會心理的劇烈變動,西方政黨的決策執行低效和自我約束不力,不僅未能對這些前所未有的挑戰作出科學有效的變革與回應,反而使自身逐步陷入累進疊加的危機之中。同時,在西方政黨政治運行模式下,競爭性選舉的權力結構逐漸失衡失序,政黨之間的監督制約和輪替執政異化變質,淪為基于利益之爭的相互傾軋攻訐,部分老黨大黨感召力不斷下降,西方民主制度日益“梗阻化”“空心化”,出現了“政黨衰落”的長期趨勢。中國共產黨與世界其他類型的大黨具有本質差異,在提出大黨獨有難題時,不僅將視野投射于世界政黨發展歷史進程,而且始終聚焦于黨長期執政面臨的現實考驗中,由此深化了對黨的自我革命戰略思想的規律性認識。
以統攬全局的系統觀念深刻分析大黨獨有難題蘊含的核心要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就本質層面而言,系統觀念是唯物辯證法在認識論領域的重要呈現,要求面對嚴峻形勢、復雜矛盾、繁重任務時,要注意區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大黨獨有難題,即新時代黨的建設領域突出矛盾的綜合呈現,是具有整體性、關聯性和耦合性的系統難題。“第一個如何始終”指向了初心使命難題,深刻洞察到新形勢下違背初心和使命、動搖黨的根基的危險考驗依然存在,因而需要破除“心中賊”,修煉好共產黨人的“心學”。“第二個如何始終”指向了團結統一難題,直接針對一些地方和部門存在的任人唯親、團團伙伙、尾大不掉、妄議中央等“山頭主義”和“圈子文化”,旨在通過全黨思想、意志、行動的高度統一,凝聚起奮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力量。“第三個如何始終”指向了執政能力難題,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各種矛盾疊加,風險隱患集聚,如何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是一項必須解決好的全新考驗。“第四個如何始終”指向干事創業精神狀態難題,清醒認識到在長期執政的環境下,如何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保持奮發有為的精氣神,具有強烈的現實緊迫性。“第五個如何始終”指向自我革命難題,在執政業績光環的照耀下,需要對各類顯在和潛在的矛盾不掩蓋、不回避,防止陷入“革別人命容易,革自己命難”的境地。“第六個如何始終”指向政治生態難題,面對敏感脆弱的政治生態,需要將其作為黨的建設中帶有根本性和基礎性的問題,久久為功、持續推進,防止受到污染。總之,既相互區別又內在關聯的“六個如何始終”問題集群,生動詮釋了大黨獨有難題的內在結構和有機聯系,清晰構筑了科學完整、系統全面的剖析問題的認識框架。
破解大黨獨有難題彰顯的方法論意蘊
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戰略安排凸顯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對歷史使命的內在省思與政治主動,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在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的具體運用,內蘊著鮮明的方法論意蘊。
首先,堅持捍衛原則與理論創新相統一。馬克思指出:“共產黨人的理論原理,決不是以這個或那個世界改革家所發明或發現的思想、原則為根據的。”“這些原理不過是現存的階級斗爭、我們眼前的歷史運動的真實關系的一般表述。”守正為本、創新為要,捍衛原則與理論創新體現了變與不變、傳承與發展的辯證關系,是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一體兩面。一方面,在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理論體系中,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成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始終捍衛、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含糊和動搖的最高政治原則。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無論是在革命發展的高潮期還是低谷期,都必須一以貫之地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在分析和總結巴黎公社失敗的經驗教訓時,恩格斯指出:“巴黎公社遭到滅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權威。”黨的百年奮斗史雄辯地證明,什么時候全黨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黨的領導就會加強,黨的事業就能不斷取得勝利;反之,黨的領導就會弱化、虛化和淡化,黨的事業就必然會遭受挫折。大黨獨有難題的復雜性與艱巨性決定了,必須在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加以破解。另一方面,要在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基本原理的基礎上,通過學習和借鑒人類社會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來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比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治國治官治吏的歷史智慧、清心靜心養心的修養傳統、為政為官為學的優良品格,尤其是為政以德、正己修身、立志篤行、知行合一等價值理念,都具有很強的歷史貫通性和現實針對性,為治理大黨獨有難題提供了難能可貴的歷史滋養和文化滋養。再如,現代政黨政治所形成的治理機制、制度體系和實踐舉措等豐碩成果,為新時代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提供了有益的制度資源和思想資源,其中治理的理念、系統的觀念、辯證的思維,對推動黨的自我革命向縱深發展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
其次,堅持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統一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當我們通過思維來考察自然界或人類歷史或我們自己的精神活動的時候,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由種種聯系和相互作用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面對這樣一幅辯證圖景,善于把握關鍵,抓住問題重點,通過重點突破實現整體推進,不但是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客觀要求,而且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長期歷史實踐中形成的科學工作方法。從邏輯上看,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緊密相連、相互促進。“整體”是由重點構成的整體,“重點”是整體中的重點,重點突破需要從整體推進的戰略高度來籌劃,更要以服務于整體推進為根本目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重點突破,在整體推進的基礎上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銜接,實現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統一”。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面臨紛繁復雜的各類問題,要徹底解決難題而不能深陷于千頭萬緒的矛盾之中,必然要找準問題的突破口,統籌協調好總體和部分、系統和要素之間的互動關系。在新時代新征程黨的建設面臨的一系列突出問題中,“六個如何始終”發揮著綱舉目張的決定性作用。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破解“六個如何始終”,既需要通過系統施治、標本兼治的方法實現全面從嚴治黨的整體推進,也需要重點抓住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的政治建設這個“關鍵環節”,抓住具有風向標作用的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教育引導各級領導干部立正身、講原則、守紀律、拒腐蝕,從而形成一級帶一級、一級抓一級的示范效應,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再次,堅持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相統一破解大黨獨有難題。上下同欲者勝,上下同行者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鼓勵地方、基層、群眾解放思想、積極探索”,“推動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良性互動、有機結合”。對此,需要在“頂層”與“基層”的良性互動中,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推動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向縱深發展。一方面,完善的頂層設計是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重要前提。相比過去,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具有許多新的內涵和特點,對頂層設計的要求更高,對制度設計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求更強,相應地建章立制、構建體系的任務更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加強對黨的建設各領域各方面的頂層設計、總體布局、科學謀劃和整體推進,初步構建起了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形成了內涵豐富、功能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動態系統。這一制度設計的作用不限于正風、肅紀、反腐,而是更加突出黨的各領域建設的有機銜接、系統集成,能夠產生全方位、深層次的巨大影響。另一方面,有力的基層探索是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重要牽引。列寧曾指出:“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氣勃勃的人民創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獲得勝利并保持政權。”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廣大的黨員群眾是黨的建設的力量源泉,基層群眾日益鮮活的社會實踐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智慧。毛澤東強調:“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因此,我們要鼓勵基層黨組織結合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領域的具體實際開展實踐創新,進行富有特色的差別化試點和探索,從中總結和凝練出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科學方法,努力打破思維定式、擺脫路徑依賴,為加強頂層設計提供實踐依據,進而將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上下貫通、相互協調。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大黨獨有難題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貢獻研究”(23BKS051)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