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全面深化改革、數字政府建設、現代交通物流體系、新型工業化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顏曉峰:全面深化改革為應對重大風險挑戰提供有力保證】
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天津大學基地研究員顏曉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新時代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制度保障在于,圍繞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既堅持好、鞏固好經過長期實踐檢驗的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又著力完善好、發展好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推動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在自我完善中不斷走向成熟。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這為我們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為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證,牢牢掌握了我國發展和安全主動權。
摘編自《人民日報》
【熊易寒、胡業飛:數字政府建設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課題】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熊易寒、胡業飛認為,當前,我國正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數字政府建設是其中的一個重要課題,要探索出一套系統、科學、完善的數字政府建設實踐路徑,全面提升我國數字政府建設水平。具體措施包括:以兼具綜合性、專業化的機構為牽頭單位,推動跨部門的協同治理,形成推進數字治理的平臺性組織,快捷靈敏地回應市民、企業、社會組織的需求。聚焦城市運行難點堵點和政務服務高頻事項,在治理層面多頭并進、多管齊下,推動數字治理更加實戰管用、高效便捷。對政府職能進行系統集成與整體優化,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以“最大集成度”為原則集成相關聯事項。以滿足人民需求、化解社會問題為核心參照,打造智能高效指揮處置體系,構建“平戰一體、雙向協同”指揮體系,讓政務服務既有速度、又有“溫度”。加快構建高效協同、開放共享的城市級數字底座,打造“區塊鏈+隱私計算”的新型數據管理平臺。推動公共數據資源的有序流通,充分釋放公共數據價值,支撐產業發展、大眾創新與社會治理。堅持系統觀念,強化數字政府樞紐功能,引領驅動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生態、數字文化等全方位協同發展。
摘編自《光明日報》
【樊一江、丁金學:現代交通物流體系建設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重要戰略支撐】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樊一江、丁金學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應緊緊圍繞新質生產力發展規律和國家總體戰略部署,充分依托交通物流超大規模優勢,有效發揮對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戰略支撐和先行牽引功能,重點強化“四個聚焦”。一是聚焦創新驅動,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交通物流體系建設,加快推動交通物流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持續深化交通物流設施裝備、技術工藝等創新,謀劃支撐未來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裝備體系,為新質生產力培育發展提供基礎支撐。二是聚焦超大規模交通物流服務市場優勢的深度挖掘與培育創造,加快構建全國統一交通物流大市場,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交通物流產業生態體系和孵化應用系統,拓展新質生產力發展空間。三是聚焦形成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強化交通物流組織模式變革和治理方式創新,加快提升交通物流運營服務和運行組織智能化、自動化、網絡化水平。四是聚焦全要素生產率提升,深度挖掘規模化專業化交通物流人才隊伍紅利,打造總量充足、結構合理、專業匹配、素質精良的交通物流人才隊伍,充分發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作用,強化要素資源優化整合,提高配置效率。
摘編自《經濟日報》
【鄖彥輝:圍繞重點領域推進新型工業化】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產業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鄖彥輝指出,新時代推進新型工業化要以史為鑒,把握新型工業化的基本規律,著力解決工業化進程中的突出問題,實現重點領域不斷突破。加強產業技術創新,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完善相關政策,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強創新平臺建設,面向產業發展需求加強技術研發力度。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進一步落實“碳達峰十大行動”,發揮好數字技術在工業綠色轉型中的作用,提升對資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促進企業合作共生,推動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整合,在更大范圍內聯動構建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加快產業融合發展,推動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推動生產經營全過程的系統性變革。提升產業對外合作水平,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鼓勵企業在全球進行多元化的布局,推動構建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
摘編自光明網
(光明網記者徐倩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