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理論·“十三五”展望十三】
作者:盤古智庫理事長 易鵬
“十三五“規劃吹響了打造中國新動力的號角,當前正處在新舊動力切換之際,但是當前中國經濟不是要追求很高的增速,而是要追求可持續、高質量的新的經濟動力。因此這次“十三五”規劃回到了“創新+創業”來打造中國新動力的道路上。
要打造創新創業的新動力,第一個方面就是體制機制要創新,尤其是推進科研院所的改革,讓中國科研成果轉化率能夠提高,讓科技和市場結合力度更大,讓科技創新能夠發揮主力作用。
第二個方面要發揮科技型企業家、創新型企業家的核心作用,尤其是青年企業家的核心作用。讓他們能夠充分發揮企業家的核心因素,推動各種要素的資源合理配置,提高效率,從而成為新動力的推動者,尤其是青年企業家要成為新動力的主要推動者。
第三個方面創新除了技術創新外,還包括商業模式的創新、體制機制的創新、理念的創新,國內國外資源整合的創新。創新一定要用開放的思維來打造創新的體系,而且創新結果一定是服務于環境友好、發展平衡、開放發展、以人為本等理念才能真正的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新動力。
這次“十三五”規劃建議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一脈相承,也就是更好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的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把這兩者結合在一塊,從而使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到用新動力來推動新常態的建設。
【光明理論·“十三五”展望二】五中全會公報:世界有期待,中國有擔當
【光明理論·“十三五”展望四】五中全會是將現代文明整體發展內容轉化為行動的動員會
【光明理論·“十三五”展望五】網絡紅利助力中國網絡強國“彎道超車”
【光明理論·“十三五”展望七】全面放開“二孩”將釋放多重紅利
【光明理論·“十三五”展望十】網絡強國戰略:增強網絡軟實力,提升國際話語權
【光明理論·“十三五”展望十一】互聯網助力深化改革,建設網絡強國
上一篇:從嚴產品壽命國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