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全面從嚴治黨、“一帶一路”創新發展、城市更新、產業轉移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周清:堅定不移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周清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路徑,首先要健全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容體系,涵蓋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反腐敗斗爭等領域,實現黨的建設內容全覆蓋。其次要健全全面從嚴治黨的組織體系,既要覆蓋黨的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也要覆蓋各級領導干部和全體黨員,重點要抓好“關鍵少數”。再者要健全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體系,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都是責任主體,都要承擔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保證各項制度規定得到落實,使全面從嚴治黨產生實際成效。同時要健全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體系,加強實體性制度建設和程序性制度建設,堅持制度治黨、依規治黨,不斷完善法規制度體系,以釘釘子精神狠抓法規制度貫徹執行,用制度促進全面從嚴治黨體系貫通聯動,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取得新成效。
摘編自《光明日報》
【傅晉華:構建開放創新生態系統有助于推動“一帶一路”創新發展提質增效】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傅晉華指出,構建開放創新生態系統有益于促進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創新要素合理流動、創新資源高效配置,推動“一帶一路”創新發展提質增效。開放創新生態建設有利于實現技術共享,建立雙邊多邊技術互動和彼此依存關系。我國企業能夠通過共建國家企業開展技術合作或進行技術轉移提高自身創新能力與技術水平;共建國家可通過與中國企業開展技術合作提高本國企業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開放創新生態建設有助于促進產業共生,推動雙邊多邊產業鏈和價值鏈融合升級。構建創新聯合體、產業技術研發聯盟等新型組織,有助于我國向共建國家產業轉移。對共建國家而言,和中國的產能合作會帶動其快速融入全球產業鏈,不斷提升產業鏈創新能力。開放創新生態建設有益于推動市場共建,實現雙邊多邊市場融合和產品創新。對我國而言,不斷擴大國際市場規模有利于降低企業創新成本,提高生產率,促進價值鏈升級;對共建國家而言,市場融合和產品創新意味著能夠更好滿足本國人民的消費需求,同時共建國家生產的產品有機會進入中國市場,有利于擴大其市場規模。
摘編自《科技日報》
【辛向陽、呂耀龍:以城市更新行動構建人類城市新文明】
辛向陽、呂耀龍認為,中國式現代化走出了新型城鎮化道路,創造了人類城市新文明。這一城市新文明注重以城市更新行動完善城市功能,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堅持政策支持與市場主導相結合大力推進城市更新行動,實現了對城市舊有建筑的修繕改造、功能改變、環境改善,使城市的建筑、街區、城中村舊貌換新顏。二是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和綠色城市更新理念,不斷優化生產生活方式,不斷加強智慧、綠色技術的運用,借助新能源新技術優化城市建筑功能,著力提升綠色空間、濱水空間、慢行系統等公共空間類城市更新,充分打造宜居宜養的城市環境。三是堅持以人為本,既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維護好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又關心人民群眾精神生活需求,在城市更新中發掘文創、藝術資源,利用騰退地下空間優化社區服務功能,著力打造人與環境良性互動的城市場所。
摘編自《北京日報》
【楊振:合理有序實現產業梯度轉移】
楊振指出,產業體系的現代化過程,也是產業梯度轉移以及生產力布局和優化的過程。發達國家和地區實現產業升級后,為優化生產力布局,普遍將產業鏈低附加值環節的產業轉移到欠發達國家和地區,從而表現出產業梯度轉移現象,造成了產業特別是制造業“空心化”,也由此衍生出貧富差距擴大、逆城市化發展等一系列經濟社會問題。可見,產業梯度轉移要立足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這個實際,這是我國優化生產力布局的內在要求。在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在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要求下,有序實現產業轉移,需要促進資源要素有序流動,引導產業合理有序轉移,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完整性,促進形成區域合理分工、聯動發展的發展格局。我國產業轉移有良好的承接條件和充足的容納空間,在產業合理有序梯度轉移和承接的過程中,要用好市場手段,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區域優勢互補,提高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更高水平上推進區域產業協同發展。
摘編自《學習時報》
?。ü饷骶W記者徐倩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