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浙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渠長根、肖香龍、王艷娟、汪佳佳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場兇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世界,把地球人推向危險的境地,也把各國推向考驗管理水平的最前沿。一方面考驗了各個國家的醫療衛生能力,另一方面也考驗著世人的眼界、胸襟和定力。在這場非凡的戰役中,中國政府、中國人民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魄力,特別有情懷、特別能戰斗,也有一批又一批的普通中國人走向戰場,走向最前線,向世界宣告:我們都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一、醫護工作者是最可愛的人
面對日益嚴峻的抗疫防疫形勢,全國共有300多支醫療隊、4萬多名醫護工作者,從四面八方奔赴湖北。他們挺身而出、決然逆行,用背影重塑了英雄的形象。其中有59名醫護工作者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迎來春天,永遠地留在了庚子年的寒冬。世上本沒有英雄,只是在災難來臨的時刻,在人民需要的時候,有人義無反顧,傾心奉獻。他們用汗水甚至用生命,為我們筑起一道道堅不可摧的城墻,守護歲月靜好,守護家國安康。他們不愧為最美的天使、真正的英雄、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李蘭娟院士,今年已經73歲。抗疫期間,她忘我工作,直面危重病人,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死神爭搶人民群眾寶貴的生命。83歲的鐘南山院士,危急時分,急忙趕往武漢,在高鐵餐車上的照片刷屏了。雖然到了古稀、耄耋之年,他們還像年輕人那樣,率先出征,沖鋒在前,給人們送出了戰勝疫情的希望和力量。還有成千上萬的醫務工作者,他們寫下請戰書,奮戰在抗疫第一線,成為了我們心中最美的“戰神”。在支援湖北的醫療隊中,90后、00后青年人數占援鄂醫護隊伍的三分之一。正是這三分之一的青春力量讓我們看到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愛國、奉獻、勇敢和無畏。
李宗育,1992年生,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的護士。疫情來臨,她第一時間遞交了請戰書。其中寫到:2003年非典肆虐時,我還是個學生,被別人保護著,也正是因為非典,高考過后我毅然選擇了護理工作,“現在是時候來保護他們了!我未婚,父母未老,無牽掛,我選擇我無悔,只愿用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為此次肆虐的新冠病毒防治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定不負眾望!”出征前,她果敢地剪短了自己的長發。她的父親,一位退伍軍人,特意贈詩一首,為女兒壯行:風蕭蕭兮易水寒,不計安危赴國難,恨無子嗣承祖志,幸有愛女學木蘭。
疫情嚴峻,號令聲聲。白衣執甲,逆行出征。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戰場。是醫者仁心的使命召喚,讓天南海北的白衣戰士挺身而出。無論是中醫,也無論是西醫,“到武漢去”“到湖北去”的請戰聲爭先恐后,一時間,“一省包一市”,“對口支援”湖北,千里馳援、萬里同脈,令人動情,讓人溫暖倍增。
病毒沒有國界,疫情不分種族。面對疫情挑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成為全世界掙脫困境的“諾亞方舟”。抗擊疫情,團結是最有力的武器。中國積極支援他國抗疫,攜手共同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二、社區工作者是最可愛的人
基層是疫情防控最重要的環節,社區是堡壘,屬于最后一公里,也是最初一公里。無論鄉村、街道,社區工作者掛著工作證,一個一個地打電話,一戶一戶地登記,一家一家地入室排查。在出入口設置卡點,測體溫、檢驗健康碼,拿著大喇叭巡街宣傳,沿著轄區道路消毒消殺,來回奔波,不知疲倦。他們把自己當成一束光,溫暖照亮著社區的人們。他們,同樣是最可愛的人!
的確,抗擊疫情是一場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沒有誰能夠置身事外。疫情襲來,當城市被迫按下“暫停鍵”的時候,有很多人在默默地堅守,決然地付出,他們成為了寂靜中最忙碌的一群人。有了他們,城市的運轉才不至于癱瘓,那些“宅在家里也是為國家作貢獻”的人,才可以繼續上網看電視、烹飪做飯交朋友,擁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這期間,疫情重鎮武漢有一個順豐快遞小哥汪勇,選擇當一名志愿者,主動承擔了醫護人員的接送、送餐等任務,從最初的孤膽英雄,到最后組織起了一支醫護服務志愿者團隊。正是因為有了像汪勇這樣的無數的志愿者和基層工作者的犧牲和奉獻,才有了今天疫情防控積極向好的態勢。
因為疫情,這個特殊的寒假也讓很多大學生成為了社區防控志愿者。浙江理工大學袁巍峰同學就是其中之一。他在自己的家鄉參加社區疫情防控,站崗、發傳單、測體溫,等等,所有能做的事情都去做。他還利用之前勤工儉學的收入捐款捐物。他說,作為一名大學生黨員,無法回到學校讀書,但是依然可以為疫情防控出力流汗。像袁巍峰這樣的大學生,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中來,在全國還有很多很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而面對磨難,中國人民從來都是緊緊團結在一起。不是嗎?當我們置身于疫情防控中,當我們面對越來越好的防控形勢的時候,我們深深地銘記“群防群控”“聯防聯控”,就是數不清的人才群策群力的結果,就是全民參與、全國參與的動人場面。
三、共產黨員是最可愛的人
在全國各地,在各種職業里,在所有的工作崗位上,都有一種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共產黨黨員。他們始終把別人的健康和生命當做自己最緊要的事情,他們在最需要的時候最勇敢地靠前站、向前沖、用得上、做得好,一次又一次地書寫一個明亮的符號:中華民族的脊梁。過去他們是、現在他們更是,最可愛的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防控,彰顯著今年共產黨員的擔當。正是這份對祖國和人民的擔當,無數共產黨員主動請纓,奔赴前線,在抗疫戰役中勇敢地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使命,像戰爭年代的前輩共產黨員那樣,繼續淬煉成人民心中的英雄。他們的請戰書就是出征的誓言,他們在防護服上、臂膀上、胸前坦露著的共產黨員的徽記表示,就是他們的決心,就是他們的戰斗力,就是行走在人群里的表率!
眾多共產黨員默默無聞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他們是軍人,是警察,是志愿者,是卡車司機,是海關碼頭機場的檢疫人員,等等,他們時刻提醒自己:我是共產黨員,國家有難、人民有難,我不上誰上!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了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
疫情檢驗初心,防控踐行使命。是責任與擔當,讓無數黨員挺身而出或者默默奉獻。是共產黨員的風采和精神,激勵著、鼓舞著新一代年輕人,他們一次次主動請戰,申請加入抗疫第一線。
有一種光榮叫“火線入黨”。一封封入黨申請書,用振奮人心的力量,書寫著年輕人決心戰疫的膽略和氣魄。在急救醫療中心、急救轉運站、在方艙醫院,一場場特殊的入黨宣誓儀式正在舉行,“火線入黨”簡化的是程序,閃爍的是信仰的光芒,不變的是奉獻犧牲的意志。“我決心沖在最前線,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這是每一位共產黨員的共同使命,激勵著共同的擔當。
四、中國人民是最可愛的人
在世界家園里,有一群人,黃皮膚黑眼睛,走過了五千多年的歲月,捧出了無數的燦爛和輝煌,他們叫炎黃子孫,他們叫中國人民。今天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他們再一次展現了自己偉大的文明、浩然的氣魄和特殊的魅力。他們深信環球同此涼熱,世界終究走向大同,他們依然是最可愛的人!
當疫情來襲,中國人民患難與共,迅速從驚慌投入到積極抗疫中來;當病毒開始肆虐神州的時候,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眾志成城、群防群控、聯防聯控、有序抗疫,全民抗疫,有效阻止了新冠的飛揚跋扈;如今,當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的時候,全國人民又積極投入到復工復產當中,并且還不忘援助世界,用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來助力全球防疫抗疫。
只有守望相助,才能共渡難關。抗擊疫情,中國堅持全國一盤棋,上下一條心,集中力量辦大事。當很多國家疫情泛濫、物資短缺時,中國人民在自力更生的同時,及時向世界伸出了援手。中國再一次向全世界展現了負責任、能擔當、可信任、夠朋友的形象。中國人民好樣的!
這次疫情防控彰還顯出了中國人民高尚的精神。它們是: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斗爭精神;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團結意識;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赤誠情懷;科學防治、智能防控的科學精神;舍身取義、報效祖國的奉獻精神;攜手合作、命運與共的大國責任意識。這樣的抗疫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在防疫抗疫中的傳承和弘揚。讓我們記住這場偉大斗爭,弘揚這種偉大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注入更多的力量。
相關閱讀
【戰“疫”說理】從“抗疫”實踐看社會力量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積極作用
【戰“疫”說理】“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永續前行的重要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