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數字經濟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把握住數字經濟發展先機,就能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圍繞“數字經濟”主題展開解讀。
我國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從頂層設計到示范建設,從國家戰略到專項規劃,做出了一系列謀劃和部署。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對數字經濟發展提出了新任務和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
發揮數字經濟穩大盤、固根基、促創新的支撐作用。《更大力度激發數字經濟發展效能》一文提到,當前,我國發展仍面臨諸多風險挑戰,數字經濟穩大盤、固根基、促創新的支撐作用不可或缺,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也是勢所必然。因此,要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從頂層設計層面進一步夯實數字中國建設“四梁八柱”。同時,加快數字信息設施建設步伐,暢通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動脈”,促進數字經濟均衡發展,促進提高土地、能源、網絡等資源配置效率,更好支撐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完成。要不斷聚力壯大數字經濟產業,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數字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打造更具活力、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在此基礎上,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提升數字經濟治理水平,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增強制度保障,推動數字經濟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好賦能經濟發展、豐富人民生活。
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激發企業發展內生動力。《培育數字經濟時代新能力,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一文提到,數字化企業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性設施建設,因此企業必須主動擁抱數字化。從具體途徑來說,企業既要明確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流程和步驟,強化全員數字化思維和素養,提升整體“數商”,推動基于數字化的業務流程、組織結構、管理體制、人才機制等全方面、多層次的革新;又要著眼于解決業務問題,將數字化技術和工具賦能于業務,用更新的技術和技術化手段,更有效地解決業務問題。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加快數字技術的應用,建立數據收集-反饋-分析-決策的鏈條,以業務層面數據技術的應用,推動企業整體運營的數字化水平;更要筑牢企業數字化轉型安全屏障,提升數字化治理能力。企業數字化轉型作為提升社會數字化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轉型過程中應充分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協同構筑數字治理環境。
推動教育產業數字化轉型,進一步促進產教深化融合。《深化產教融合,做大做強做優數字經濟》一文中指出,互聯網、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加速創新,促進了知識和信息互聯互通,促使各主體之間協同發展,共贏共生,使得產教融合具有更加顯著的連接性、系統性等。因此,數字經濟時代需要堅持系統思維深化產教融合,完善頂層設計,加強統籌協調,促進創新鏈、產業鏈和教育鏈有機深度融合。具體而言,首先,要采用總設計和總指揮兩條指揮線的社會系統工程管理體系。一方面要設立負責產教融合設計的實體機構,研究產教融合的總體目標、總體方案和實施總體方案的方案。另一方面,要確立產教融合實施的總指揮,負責產教融合的具體實施。其次,要完善產教深度融合的合作機制,以數字化賦能產教融合,激發產教融合復雜系統的整體性。不僅要建立數字化人才聯合培養機制,支持產學研創新聯合體建設,還要整合產業中各層次的企業管理者、創業者以及政府官員等人才資源,加強教學資源數字化、課程及師資數字化、教學方式數字化以及教學管理數字化。最后,要將產教融合作為“大思政課”的重要載體,構建課程思政、學術思政以及實踐思政等多渠道融合的育人體系。
推動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持續提升區域核心功能和競爭優勢。《以數字經濟引領高質量發展》一文認為,在城市治理過程中,要全力推動各領域數字化進一步優化升級,持續提升區域核心功能和競爭優勢,一方面要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產業數字化,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發揮數字技術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推動傳統產業和主導產業數字化升級。同時擴大數字消費市場規模,加快數字文化發展,促進數字服貿轉型升級,加快數據價值化建設,建設安全、高效、領先的交易流通體系。另一方面方面,要推動數字治理和精細治理深度融合,打造符合超大城市特點的智慧化宜居環境。以科技手段、繡花功夫推進建設管理,持續提升城市精治、共治、法治水平。突出全面感知、動態監測、精準處置,以數字化賦能城市管理;突破時間、地域、技術壁壘,以數字化提升生活品質。
(光明網記者 王曉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