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高技術制造業、科技倫理、冬奧經驗、人工智能產業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張冠梓: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兼具中國價值與世界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冠梓指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不斷拓展,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而且系統總結了發展中國家追求現代化的歷史經驗,為人類文明和進步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既具有鮮明的中國價值,也具有普遍的世界意義。一是為發展中國家獨立自主探索現代化道路提供了新可能。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僅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特殊規律,而且揭示了人類社會追求現代化的一般規律,為其他國家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諸多可供借鑒的經驗。二是為打破西方中心主義的現代化話語范式提供了新表達。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創新發展,基于科學思維方式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從實踐層面破除了西方現代化模式的唯一性,從理論層面打破了西方中心主義的現代化理論禁錮,從話語層面豐富了現代化話語表達體系。三是為開創面向未來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提供了新路徑。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堅決摒棄國強必霸的邏輯、堅決摒棄以資本為中心的模式、堅決避免兩極分化的問題、堅決摒棄征服自然的陳舊理念,科學解決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本國與世界之間的關系,在解答人類難題、全球議題、世界課題的過程中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摘編自《光明日報》
【鄭騰飛: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和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優勢,發展高技術制造業】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鄭騰飛表示,高技術制造業具有高創新性、高滲透性和高帶動性,已成為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領域。在新發展階段,加快發展高技術制造業是鞏固制造業競爭優勢、推動制造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的必然要求。對此,需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和超大規模國內市場等優勢,為高技術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一是著力強化國內大循環的主導作用,進一步優化國際循環。要加大力度推動對外依賴程度較高但在國內具備一定產業基礎和創新能力的行業發展。一方面,降低對國際單一市場的依賴程度,盡力拓展進口來源地;另一方面,引導企業和政府部門更多采購國內產品。二是加大保供穩價和幫扶力度,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持續釋放重要產品保供穩價的強烈信號,積極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對重要產品的供應和價格預期;加快形成大宗原料國際定價權,加強對大宗商品的價格監測;充分發揮國家儲備的市場調節作用,進一步做好重點產品儲備投放工作。三是加強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提高科技創新能力。要持續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科技攻關,探索建立關鍵共性技術發現機制;要著手建立本土高技術產業供應鏈、打造國產化設備鏈,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研發和產業化;要將探索建立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的機制落細落實,建立和完善“先確權、后轉化”的科技成果轉化模式。
摘編自《經濟日報》
【胡明艷:應對科技倫理風險,建設科技強國】
胡明艷認為,面對大國博弈帶來的各種不確定性,中國尤其需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前瞻性地系統預判、權衡和應對科技倫理風險,把我國建設成為真正的科技強國。首先,堅持細化落實“倫理先行”和“敏捷治理”。注重源頭治理和預防,將科技倫理要求貫穿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科技活動全過程,提出更有針對性的倫理標準和規范指南,建立相應的倫理審查和監管制度,并能夠及時動態調整治理方式和倫理規范。其次,健全科技倫理治理體制,實現科技倫理問題的協同共治。政府應完善科技倫理管理體制,完善科技倫理治理的頂層設計,各地方、相關行業主管部門也要把科技倫理治理視作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等創新主體要主動研判、及時化解本單位科技活動中存在的倫理風險,履行科技倫理管理主體責任;科技人員要努力學習科技倫理相關知識、自覺遵守科技倫理要求,為科技創新中倫理問題的前瞻性治理積極建言獻策。最后,立足國情、開放合作,努力建立完善符合我國國情、與國際接軌的科技倫理制度。中國既要站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堅守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倫理原則,也必須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和文化傳統,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科技倫理體系。
摘編自《學習時報》
【符德海:冬奧經驗助力生態發展】
符德海表示,歷經7年艱辛努力,我們為全世界奉獻了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盛會,收獲了彌足珍貴的辦奧經驗,值得我們倍加珍惜、發揚光大。要堅持北京冬奧理念。綠色既是主色調更是主基調,既是風向標更是硬指標,必須把綠色發展理念深植內心、付諸行動,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最靚麗的底色,讓低碳成為高品質生活最鮮明的特質。要弘揚北京冬奧精神。廣大生態環保人要深刻領會生態環境保護是“國之大者”,以實際行動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實現我國生態環境從量變到質變。要傳承北京冬奧遺產?!?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從愿景成為現實,冰天雪地成為群眾致富、鄉村振興的“金山銀山”,要用好賽事場館、基礎設施和文化產品等奧運遺產,大力發展競技運動、文化旅游、裝備制造等冰雪產業,打造綠色經濟發展新引擎,實現冬奧遺產利用效益最大化。
摘編自《中國環境報》
【王黎螢等:協同推進人工智能產業知識產權與標準布局】
浙江工業大學中國中小企業研究院王黎螢、浙江工業大學管理學院趙春苗、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李平認為,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已在部分領域實現了較大突破,并擁有巨大的應用市場環境,但自主知識產權及標準布局處于相對弱勢地位。因此,只有不斷推進技術標準、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的協同互動,才能為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提升國際競爭力贏得主動權。第一,提升我國人工智能領域專利質量,加強我國標準聯盟組織的多元化構建。加強高質量專利的全球布局,提升專利市場價值,重視專利組合,重視專利技術的快速轉移轉化,加強對人工智能產業的引領和布局。第二,創建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促進技術、標準和產業“三位一體”發展。從國家層面進行統籌規劃,探索建立核心聯盟組織,積極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助推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第三,加快人工智能開源技術發展,著力營造良好的人工智能開源生態。重點攻關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和語音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并完善資金支持機制,建立以算法框架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術創新體系。第四,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與標準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創新的保障機制。從技術標準與知識產權協同發展的公共治理訴求與制度體系研究入手,積極總結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構建技術標準與知識產權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創新所涉及的政府—制度—市場—平臺—文化“五位一體”支撐體系和資金—人才—技術—法律—服務—財稅“六位一體”保障機制。
摘編自《中國社會科學報》
?。ü饷骶W記者 趙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