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目前,中國各地各行各業正在加速數字化的轉型,數字化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力。順應數字化趨勢,擁抱數字時代,推動轉型升級,將為高質量發展賦能賦智,為中國經濟全面注入新的動能和活力。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數字經濟賦能高質量發展問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發揮數字金融在支持經濟增長中的重要作用。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邱兆祥、劉永元指出,數據是數字化時代的關鍵生產要素,金融業是數據積累最為深厚的行業,數字金融具有科技性、普惠性、政策性和靶向性等鮮明特征。當前,我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減弱三重壓力,需要更好發揮金融在資源配置、信息傳遞、風險控制和宏觀調控中的政策集成效應。因此,通過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引導金融資源流向基礎設施、中小微企業、“三農”等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數字金融能夠提升資金配置效率,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活血;能夠助力提升科技創新水平,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能夠促進資金均衡配置,為經濟協調發展提供保障,從而矯正傳統金融因信息不對稱引發的市場失靈和金融割裂問題,助力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在穩定經濟大盤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進一步激發數字金融的經濟增長效應,應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一是構建和完善數字金融的生態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增長。二是加快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數字金融平衡協調發展。三是優化數字金融的監管體系,構建經濟平穩發展的政策環境。【詳情】
以打造數字政府賦能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鄭州大學法學院苗連營、金香愛認為,打造數字政府賦能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對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整合融合,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數字政府建設是包含了社會治理、服務組織和決策模式上的根本性變革,它對政府的管理模式、運行機制和治理方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打造數字政府,就是要以數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職能轉變,推動流程再造和模式優化,構建協同高效的政府數字化履職能力體系,讓數字政府成為“有為”政府,更好發揮數字化在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職能的重要支撐作用,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克服和彌補市場的不足和缺陷,促進行政管理、政務服務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打造數字政府賦能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堅持平等準入、公正監管、開放有序、誠信守法,持續不斷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等制度,推進土地、資本、技術、數據等重要生產要素市場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和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和內生動力,形成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國內統一市場,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為實現“市場更加有效”奠定堅實基礎。【詳情】
釋放數字貿易動能,推動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國家數字貿易專家工作組成員鄭偉表示,我國數字貿易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新時期,應充分利用好我國數字經濟基礎雄厚、數字技術領先、應用場景廣闊、市場容量巨大等先發優勢,充分釋放數字紅利,在數字貿易發展定位、國際規則制定、法律法規建設等方面進一步做穩做實,使之成為推動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生力軍。具體來看,第一,要加強數字貿易發展頂層設計,明確數字貿易發展方向。行業主管部門應明確數字貿易的內涵與外延,統一統計測度口徑,出臺促進數字貿易發展的指導意見,明晰我國數字貿易發展路徑。第二,要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夯實數字貿易發展基礎。應加快城鎮和農村網絡普及;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發揮我國在5G技術領域的優勢,打造數字化程度更高、智能化水平更強、網絡化連接更廣的綜合型數字基礎設施。第三,要加快數字產業化進程,提高數字貿易發展活力。應進一步推動數字產業與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深度融合,利用數字技術帶動傳統產業提質增效,促進數字輔助性服務規模化發展,鼓勵、支持利用數字技術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第四,要完善數據監管機制,試點數據跨境安全流動。第五,要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大力拓展發展空間。【詳情】
加快數字鄉村建設,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數字化與法治研究中心王海明指出,隨著數字中國、數字鄉村戰略的確定和推進,中國數字化的發展場域正在逐漸地從城市拓展到鄉村。其中,數字化創新作為政府主導、整體推進的數字化發展的系統工程,在農業產業化、鄉村治理、彌合城鄉鴻溝等關鍵節點上的創新舉措,極具辨識度。在農業產業化方面,數字化創新推動數字化、智慧化技術深度嵌入鄉村農業的生產端、銷售端、服務端、管理端。在這個過程中,數智將發揮出變革力量,推動小而散的傳統農業轉向統籌協同的現代農業、數智農業,為鄉村邁向“富裕”提供基本支撐。在鄉村治理方面,數字化創新不僅推進了鄉村產業的數字化躍遷,而且也賦能鄉村治理,給鄉村治理帶來了系統性變革和結構性重塑。接下來數字化創新賦能鄉村治理,一方面要善于因地制宜,牽住“信息”要素這一牛鼻子,推動信息整合,提升治理體系、治理工作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信息整合需要提綱挈領,圍繞鄉村治理的鄉村黨建、村務管理、鄉村應急管理、鄉村疫情管理等中心工作提供有力支撐,在治理主體、治理方法、治理路徑等方面,發展出更為精準、高效、現代的治理能力。在彌合城鄉鴻溝方面,數字化可以助力于鄉村和城市的連通,推動信息要素在鄉村和城市之間共建共享,進而推動城鄉信息、知識、產品、服務、資金、人才的連通互動。充分利用好數字化的連通性,將有助于填平“鄉村洼地”、彌合城鄉鴻溝。【詳情】
(光明網記者 劉夢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