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劉永彪(金陵科技學院校長)、李忠海(金陵科技學院商學院副教授)、陳浩博(金陵科技學院商學院講師)
科創金融是通過創新財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導和促進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及創業投資等創新金融產品、改進服務模式,實現科技創新鏈條與金融資本鏈條有機結合,圍繞科技創新主體全生命周期提供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的系統性政策和制度安排。加快推動科創金融高質量發展,是南京建設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爭創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必然要求,對南京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之都、推動金融更好地服務于人民滿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典范城市建設均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首批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城市之一,南京大力推動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南京特色的“科創金融”之路。2018年以來,南京連續四年入圍清科集團發布的“中國城市科技金融發展指數”Top10行列。2021年,南京科創金融綜合指數位居全國第六。其中,在科創金融資源及成果一級指標方面,南京僅次于北京和上海,躋身前三。同年12月,第13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報告顯示,南京金融業綜合競爭力位列全國第八,較上期晉升一位。2022年1月,中共南京市委一號文件《關于深入推進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的若干政策意見》出臺,提出“健全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機制,爭創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為加快科創金融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對照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的要求和省市黨代會確立的重要金融中心建設目標,南京科創金融發展仍需在跨部門協同機制構建、創業投資資本布局和大數據資源價值激活等方面進行完善。一是協同機制仍需要進一步完善。平行分工、交叉協調、聯合辦公的跨部門協作機制,既不利于部門間數據共享和信息流轉,甚至造成信息“孤島”,也不利于以科創主體為紐帶集中統籌科技創新、研發投入、主營收入、信貸余額等多維度數據,直接影響科創金融的支持力度和服務效果。二是區級創投潛力需要進一步挖掘。全市政府引導基金分布不均衡,尤其是區一級數量不多、規模偏小。區級政府引導基金偏弱,既不利于調動屬地產業載體支持科創企業發展的積極性,也難以發揮其“貼地性”優勢、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精準“畫像”。三是大數據要素市場需要進一步激活。科技型中小企業征信體系是支撐金融服務科創的基礎支撐。南京稅務、社保、工商、法院、海關等結構化數據發展迅速,但在重要場景數據、非結構化數據、創新評估體系等對接應用相對滯后,不利于“做大數據資源存量、激活數據要素價值”。
加快南京科創金融高質量發展,建設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議從以下方面入手。
強化頂層設計,提升“政產學研金”跨部門跨體系多方協同效率。一方面,圍繞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和重要金融中心建設目標,將科創金融納入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重要內容,引導各區、金融機構、行業龍頭、科研院所等積極參與申建國家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另一方面,組建市級層面科創金融議事協調機構,推動社會力量探索符合多方利益的協作模式,圍繞科創金融建立健全創新基地、服務工作站、特派員等運作機制。
完善聯動機制,優化“服務下沉+特色定位+技術賦能”發展布局。引導科創金融服務下沉,探索綜合服務與創業資金相互支持、良性互動的“創業合伙人”協作機制。引導各區立足優勢產業,創建符合產業規律和發展實際的科創金融服務機制。加快區塊鏈賦能試點,重點推動“區塊鏈+智能制造”“區塊鏈+農業(農產品)”“區塊鏈+供應鏈管理(金融)”等場景落地。
健全產品體系,增強“信貸+保險+創投+資本”立體化服務能力。推動科技信貸做優,強化“寧科貸”政策運用,引導科技信貸增量擴面。引導保險產品創新,加快探索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保證保險、生物醫藥產品責任保險等新業務。推動股權投資做強,支持股權轉受讓基金市場創新發展。培育“金魚嘴”每日路演平臺,打造南京“科創金融”品牌。鼓勵國有創投機構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培育打造一批國內領先的本土創投機構。
加強技術開發,健全“企業庫+征信+產品生態”集成化平臺體系。以市大數據公司為實施主體,構建跨部門、跨層級、跨體系數據流轉機制,打造企業信息“一庫集中”平臺。提升市企業征信公司能級,疊加研發投入、專利技術、新品開發等創新指標評分,打造“創投思維”信用信息平臺。以南京金服為核心平臺,集成科技信貸、保險、擔保、租賃及股權投資、資本市場等,打造全業態科創金融產品集成平臺。
[本文為2021年度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青年)項目“南京加快推動區塊鏈賦能科創金融發展對策研究”(21YB22)研究成果。來源:南京智庫成果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