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羅來軍(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教授);朱倍其(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
中小企業是推動經濟活力的重要力量。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新穎化特征,掌握技術優勢,具備市場潛力,聚焦于專業化生產,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我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排頭兵。通過數字技術和數字化轉型,加速“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特定領域快速發展和突破,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面向。
數字化契合“專精特新”發展方向
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突破和應用,數字經濟在全球范圍內蓬勃發展,數字技術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新的機遇和發展空間。工信部出臺的《關于開展財政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的通知》旨在為中小企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拓展市場,并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從而逐步發展成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政策性支持。
順應數字化發展趨勢,實現“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專業化分工鏈條上,數字技術能夠通過與產業鏈、供應鏈的深度融合,整合供應鏈、產品制造和市場等生產與運營環節,提升企業資源配置效率,專注于產業鏈上的生產環節,為提高“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業化生產效率提供技術支持。數字技術能夠通過數據分析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行為,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和個性化水平,從而獲得更多的細分市場,促使“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細分領域鞏固其相對優勢。由于具有較強的成長性,積極應用先進技術和數字化工具促使企業數字化轉型,不僅有助于擴大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同時還能提升創新能力和技術效率,促進產業結構升級。這也能夠為其他中小企業的轉型發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成為數字化助力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小燈塔”,共同推動整個中小企業群體的競爭力提升和高質量發展。
夯實數字化轉型發展基礎
隨著數字化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頭部企業利用數字技術,其主導地位逐漸加強,正越來越多地出現于全球數據價值鏈的各個環節,企業間的不平衡性加劇。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企業間的不平衡性加劇會導致一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發展空間受到限制。由于數據要素具有非競爭性、非排他性以及網絡外部性等技術經濟特征,頭部企業基于其技術優勢和規模優勢,能夠依賴數據要素的這些技術經濟特征迅速發展。由于面臨著資金和資源的限制,一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很難進行大規模的數字化資產投資,難以通過自身數字化轉型獲得足夠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力,發展空間受到限制。
對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是發展趨勢,但也面臨著一些困難需要重點突破。數字化轉型需要在技術設備升級、軟件采購、系統維護、數字化人才培訓和企業內部相關配套設施中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成本,一些企業可能沒有足夠的數據積累和管理能力,無法發揮大數據的優勢,難以實現數據驅動的業務轉型。數字技術服務公司通常提供通用型的數字化升級改造方案,旨在滿足廣泛的業務需求和行業標準,但難以滿足中小企業尤其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數字化升級改造中的各種獨特挑戰和需求。由于數字化轉型投資周期長、成本高,企業所面臨的轉型風險較大,這也一定程度導致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內生動力不足。根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分析報告(2020)》,我國僅有8%的中小企業處于數字化轉型實踐階段,這一數據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可能略高一些。然而,對于絕大多數中小企業而言,夯實數字化轉型的資金能力、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有效整合和利用數字技術的優勢,是借助數字技術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國內細分行業中擁有較高的市場份額,能夠暢通我國國內循環機制,填補產業鏈上的“斷點”和“堵點”,增強國內產業鏈的韌性,提高我國產業鏈競爭力。但當前我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集群建設還有待加強。一是缺乏協同效應,企業間信息共享和合作交流的渠道有限。二是資源分散和整合不足,缺乏有效的整合機制。三是技術創新能力有限,在技術創新方面存在短板,這導致集群中企業的技術水平相對較低,難以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這亟須“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產業鏈上發揮集聚效應,通過暢通信息共享和合作交流的渠道、整合企業集群中的分散資源、提升技術創新能力,以保持競爭優勢,不斷提升附加值。
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于構建和優化數字經濟營商環境。當前,加快構建和優化數字經濟營商環境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現實問題。推動實現數字經濟時代“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開放、公平、競爭、有序的營商環境,包括優化數字基礎設施、數字市場環境、數字創新環境、數字政務環境和數字安全環境五個方面。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意在為實現業務的高效運營、數據的安全保護和更好的競爭力提供高效、優質、較低成本的數字基礎服務。數字市場環境重點關注數字經濟發展秩序,有助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獲得開放、公平、競爭、有序的產業發展空間,優化數字市場的生態系統。數字創新環境通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減少創新壁壘、支持建立數字創新生態等方式,推動數字創新生態系統的發展。數字政務環境通過建設綜合性數字平臺、優化政務流程和標準化、強化數據共享和互聯互通等減少其制度性交易成本。數字安全環境通過加強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建設,推動信息技術安全創新,為數字經濟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保障。
推動“專精特新”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點在于突破數字鴻溝與低端技術鎖定,讓“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參與數字經濟紅利。突破中小企業的數字鴻溝,基本方向是通過制定精準定位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幫扶項目,提供數字化轉型所需的技術支持和資金扶持,減輕其數字化轉型的成本壓力。加大對數字技術創新的投入和支持,推動數字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積極采用和應用高端數字技術,鼓勵其投身于數字技術創新,從而打破低端技術鎖定,為其提供更多參與數字經濟紅利的發展機會。數字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有迫切需求,且發展潛力大,在特定領域或行業中具有引領和示范作用。要積極推動數字化服務平臺建設,實現數字技術應用的共享和協同,通過提供融資便利、創新基金、創業扶持,加強人才的培養與引進,降低技術門檻,提升創新能力,助力數字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快速成長。
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式是鼓勵和引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集聚發展。數字技術集群建設,通過培育兼具數字技術能力和專業生產能力的中小企業集群,形成其在細分市場的規模效應,發揮“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集群的技術優勢,形成數字技術創新和產業鏈協同發展的良好生態。通過鼓勵企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科技園區、行業協會等組織機構,搭建合作平臺,組織創新競賽和合作項目等促進企業間的經驗分享和資源整合。通過建立包括科研機構、高校、企業孵化器等在內的創新生態系統,鼓勵企業在創新生態系統內積極合作,開展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集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