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廉政研究院院長、教授 喬新生
2015年1月15日至24日,韓國著名的KBS電視臺推出了大型紀錄片《超級中國》,全面介紹中國國情,收視率超過10%,出乎人們的想象。這部紀錄片分別從“13億的力量”、“錢的力量”、“中國治世”、“大陸的力量”、“軟實力”、“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力”、“中國之路”等七個方面,全面介紹了中國的人口、中國的外匯儲備、中國的經濟力量、中國大陸豐富資源和中國在文化輸出方面作出的努力。尤其值得人們關注的是,紀錄片特別介紹了中國的政治體制,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力給予了高度稱贊,紀錄片還分析了中國實現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讓韓國觀眾看到了光明燦爛的中國前景。
韓國電視臺之所以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制作這樣一部具有震撼力的紀錄片,是因為韓國的知識界和新聞界已經看到了中韓兩國交往中存在的問題。他們期望通過這樣一部大型紀錄片改變普通韓國觀眾的心理預期,為中韓兩國之間的深度交往創造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
眾所周知,近年來,中韓關系的發展出現了一些問題。韓國文化產品大舉進入中國,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中國青少年的審美趣味。韓國的一些產品,比如三星電子,在中國市場上曾經獨占鰲頭。一些韓國人不免沾沾自喜,認為韓國是文化輸出國家,在中韓兩國文化交往中處于相對優勢地位。因此,他們在討論中韓兩國關系的時候,會不自覺地流露出優越感。這在韓國的文化研究領域表現得尤為突出。韓國一些學者和資深新聞媒體從業者經常發表令人瞠目結舌的文章,認為許多發源于中國的古代文明,其實是從朝鮮半島進入中國。這種文化的虛妄和狂妄,使得韓國的有識之士憂心忡忡,他們認為如果不全面介紹中國的文化傳統和改革開放的現實情況,那么韓國在在中韓交往的過程中很可能會產生嚴重的誤解,從而影響兩國關系的正常發展。
因此,韓國電視臺不惜重金,深入世界各地調查采訪,制作全面反映中國當代社會和改革成就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不僅讓韓國人了解中國的風土人情,更主要的是,通過深層次的發掘,讓韓國人真切地意識到,中國不僅擁有豐富的資源和眾多的人口,而且還有巨大的外匯儲備和先進的生產力,中國的傳統文化正在走向世界,中國已經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可以說,《超級中國》不僅僅是一個紀錄片,它同時也是一個政治宣傳片。韓國的新聞媒體通過這種方式告誡本國觀眾,在發展與中國關系的時候,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中韓兩國之間的差距,必須以平等的姿態,以謙虛謹慎的態度處理和中國的關系。《超級中國》與其說是一個介紹中國的紀錄片,不如說是一部針對韓國觀眾特別是韓國頭腦發熱觀眾的教育片。從這個角度來說,韓國政府樂意看到本國的新聞媒體拍攝這樣的紀錄片,因為韓國觀眾可以從紀錄片中看到中國的力量,可以在觀察分析朝鮮半島局勢的時候,作出更加科學的判斷。
當前朝鮮半島局勢仍然具有許多不確定性。長期形成的軍事對峙,使得南北劍拔弩張。除了通過談判解決朝鮮半島問題之外,不可能有其他的出路。只要朝鮮半島雙方伸出橄欖枝,在中國、俄羅斯和美國的配合之下,朝鮮和韓國就一定能在朝鮮半島無核化等一系列問題上達成共識或者重新開啟政治談判。從這個角度來看,韓國新聞媒體拍攝這樣的大型紀錄片,實際上是為朝鮮民族的統一打好基礎,是在為解決朝鮮半島一系列非常棘手的問題創造良好的政治條件。
當然,《超級中國》畢竟是外國人看中國,因此,透過精美的電視畫面,人們仍然能夠感受到韓國對中國發展的擔憂。韓國希望中國推動朝鮮半島和平統一,但是,韓國是一個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國家,這部紀錄片在韓國可能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兩種影響。對那些尚未了解中國的韓國觀眾來說,這部紀錄片給他們提供了嶄新的視角和豐富的信息,讓他們看到了中國的現實情況??墒牵瑢τ谀切┮呀浄浅A私庵袊捻n國觀眾來說,這部紀錄片多少有些以偏概全。中國社會存在著許多深層次的問題,而要解決這些問題,中國政府乃至中國人民還需作出巨大的努力。中國雖然是一個世界大國,但是,中國仍然不是世界強國。絕大多數韓國人把解決朝鮮半島問題的希望寄托在美國的身上,認為中國的日益強大對朝鮮半島未來的發展或許是一個不利的因素,因此,他們會對中國采取更加敵視的態度。但不管怎樣,信息的不對稱必然會導致糾紛和摩擦,只有增加信息的供給,讓更多的韓國人了解中國,他們才能真正看清自己,了解自己的國際處境,在分析國際事務和朝鮮半島事務的過程中采取更加理性的態度。
普通中國人把這部紀錄片看作是一個“西洋景”,換個角度審視自己就可以了。如果沉浸在韓國新聞媒體所描述的大國夢想之中而不能自拔,那么,就會孤芳自賞,不思進取。韓國的文化自覺,應當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應當在發展的過程中隨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防止出現“大船觸礁”的悲慘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