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金建萍(甘肅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西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2021年8月19日,西藏迎來了和平解放70周年慶祝大會,習近平總書記題詞“建設美麗幸福西藏 共圓偉大復興夢想”,充分肯定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的發展成就,為各族干部群眾送去了親切關懷和美好祝福。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西藏經歷了翻天覆地的偉大巨變。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系統闡釋了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為做好新時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這其中,“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保證。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西藏實現了全面小康,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彰顯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重要優勢。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維護民族團結進步的制度保證
70年前西藏和平解放,是祖國統一事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勝利,是西藏各民族團結進步的歷史轉折。70年來,西藏走上了由落后到進步、由貧窮到小康、由封閉到開放的康莊大道,一個繁榮進步的新西藏屹立在祖國大地。新中國成立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開創了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促進了各民族人民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可以說,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妥善解決民族問題、維護民族團結的智慧結晶,創造了世界多民族國家發展史上的奇跡。
西藏特殊的自然環境、地理位置、歷史因素,決定了在經濟社會全局工作中必須把民族團結進步置于重要位置,堅持所有發展都要賦予民族團結進步的意義。“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這一重大戰略思想,從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視野強調了西藏工作在邊疆治理、國家治理中的特殊地位,突出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對于西藏發展進步的重大意義。西藏以地方立法形式提出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確定每年9月為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在學校課堂開展豐富多樣的民族團結教育,發揮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維護民族團結進步的制度保證作用,鞏固發展團結進步的良好局面。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彰顯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的政治優勢
保持西藏社會穩定和邊疆長治久安,最根本的是黨的領導堅強有力。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先后召開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對西藏改革發展穩定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出席中央西藏工作座談會,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確提出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推動西藏各項事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在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西藏經濟年均增速位居全國三甲,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城鎮化率上升13個百分點,62.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西藏與全國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治藏興藏事業取得全方位成就和歷史性進步。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民族繁榮進步的制度優勢。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和人民主體地位,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筑牢了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西藏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各項要求,緊扣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可以說,西藏實現全面小康靠的是中國共產黨的統一領導、戰略部署和制度推動。今天,我們正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不斷夯實黨長期執政的政治基礎。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能夠激發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內生動力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恰逢“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如今的西藏進入了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新發展階段。一大批關系西藏長遠發展和人民福祉的重大工程項目極大改善了西藏人民生產生活條件,人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西藏各族干部群眾艱苦奮斗、頑強拼搏,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人民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走上了共同富裕的發展之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推進西藏實現全面小康發揮了重要作用,積累了豐富經驗,在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中也將發揮更大的制度優勢。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后的第一次地方考察就來到西藏,期間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對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進行系統部署。維護民族團結穩定、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既是中央的戰略部署和明確要求,也是我國各民族干部群眾的強烈愿望和共同責任,最深切感受到這種責任的,莫過于生活在西藏的各族群眾。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民族區域自治的發力點,堅決抓好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促進各族人民主動作為,服務大局,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高質量發展中激發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內生動力。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匯聚共圓偉大復興夢想的磅礴力量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和智慧貢獻,具有深厚的民族性、本土性、實踐性特點。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我們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西藏經濟社會發展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時代的西藏,步入了經濟社會發展最好、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群眾獲得實惠最多、民族團結安全日益鞏固的大好時期,民族區域自治的重要優勢必將匯聚起各族人民共圓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體現在一系列思想、政策、體制機制的創新中,有一系列需要擘畫謀斷的重大問題。黨中央以治國理政、妥善解決問題的智慧和魄力,實現全國一盤棋,確保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成為帶領各族群眾應對風險考驗、戰勝艱難險阻的堅強政治力量;調動56個民族和14億多中國人民的積極性,畫出最大同心圓。“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民生改善需求和民族地區區域發展結合起來,持續推進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確保國家安全和邊疆穩定,爭取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共圓偉大復興夢想的更大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