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入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三農”工作重心已歷史性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圍繞“鄉村振興”主題展開解讀。
中央一號文件對新發展階段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總體部署,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后勁也在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以創新為第一動力推進鄉村振興。《以“四結合”加快完善鄉村創新體系》一文提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戰略支撐。要立足鄉村創新發展需求,面向突出問題,加快發展完善鄉村創新體系,全面推動鄉村振興。首先,要與城鄉融合發展結合,發揮縣域創新紐帶作用。從城鄉一體化角度出發,由國務院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共同開展城鄉創新體系融合試驗示范區建設工作,集聚農業農村創新資源與平臺,實現城市創新資源向農村地區有效和動態延伸。其次,要與產業發展結合,夯實鄉村振興產業基礎。大力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保障糧食安全、塑造農業發展新優勢。加強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推動農業技術向農業生產擴散、應用,全面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跨界配置農業與現代產業要素,創新驅動鄉村產業轉型升級提速。再次,要與鄉村建設結合,加快推動農村現代化進程。大力推動技術創新在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應用,加強數字技術在農村教育、醫療衛生等領域的現實應用,強化鄉村便民服務的技術支撐。最后,要與數字化轉型相結合,激發鄉村發展新動能。充分把握數字技術與農業農村發展深度融合機遇,讓數字技術在鄉村創新體系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致力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激活鄉村振興的人才動力》一文提到,要緊緊圍繞“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創新鄉村人才發展機制,厚植鄉村振興的人才優勢,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推進鄉村振興,人才是最關鍵一環,也是最強勁的動力,“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每個方面,都離不開人才發揮重要作用、提供有力支撐。首先,要完善配套政策,吸引優秀人才,結合地區實際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符合各地鄉村人才發展的政策框架體系和激勵引導機制。因地制宜制定具有吸引力和“含金量”的鄉村引才政策,探索完善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到村(社區)任(掛)職等人才定期服務鄉村制度。其次,要強化教育培訓,培育優秀人才。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培訓,著力培養一批愛鄉村、懂農業的農民技術骨干,懂經營、會管理的產業經營管理者,善開拓、樂專研的“產業經紀人”隊伍,推進農業現代化、產業化、市場化。再次,要營造良好環境,留住優秀人才,一方面進一步完善鄉村“硬環境”,結合農村產業發展實際,不斷優化農村道路交通、信息網絡等基礎設施。另一方面,完善鄉村“軟環境”,不斷提高鄉村創業環境、營商環境、居住環境、教育條件、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質量。最后,要優化服務保障,凝聚優秀人才,把強化人才支撐作為重點,持續優化人才服務機制,著力構建鄉村特色的人才服務保障體系。
加快構建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長效機制。《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推動共同富裕》一文中提到,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中心任務,不僅可以縮小城鄉差距,還可以幫助實現農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切實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調動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直接影響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任務的實現。從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具體實現途徑來說,首先要強化文化建設,增強農民持續增收的精神動力。加快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融合發展,提升優秀鄉村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水平,不斷滿足農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要拓寬農民持續增收的基本路徑。一方面要不斷加強幫扶,促進就地就近就業創業,另一方面要推進產業融合,挖掘農村內部增收潛力。除此之外,還需加快農村綜合改革,擴大資產收益。再次要強化公共服務,夯實農民持續增收的社會基礎。加大對低收入農民群體幫扶力度,補齊鄉村教育、醫療、養老等短板,持續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核心功能配套設施的標準化建設。最后要強化實施保障,確保農民持續增收各項舉措取得預期效果。
鄉村振興是實現共同富裕必經之路。《邁向共同富裕的關鍵一程》一文提到,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極為關鍵的一條就是要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來把握和處理工農關系、城鄉關系,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鄉村全面振興破解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需要認識到,推動鄉村振興,不僅有助于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還有助于增強鄉村的致富創富能力,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立足新發展階段,更好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需在幾個方面發力。一是要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強化統籌謀劃和頂層設計,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抓手,著力破除戶籍、土地、資本、公共服務等方面的體制機制弊端,為城鄉融合發展提供全方位制度供給。二是要在實現產業振興上切實發力。一方面,各地要結合實際情況,根據不同地域的優勢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盤活農村各類生產要素,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實現既重質量、又有效益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持續提升“三農”發展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促進小農戶經濟與現代鄉村產業體系融合發展。三是要緊抓“全面”二字推動鄉村振興。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光明網記者 王曉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