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4月26日是第22個世界知識產權日。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知識產權體系建設,成為世界上進步最快的國家之一,取得的成就在中等收入經濟體中位列前茅。黨的十八大以來,知識產權保護被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國正由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知識產權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當前我國知識產權架設取得了哪些進展,社會對知識產權制度建設有哪些需求,知識產權的國際合作和地方建設狀況如何?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國主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提高國際競爭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保障。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員陳新光指出,知識產權的高質量創造是創新發展的基本內涵,高水平保護是創新發展的制度保障,高效益運用是創新發展的重要路徑。近年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一系列新的重要進展,頂層設計不斷加強,法律制度進一步完善,行政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深入推進。黨的十八大以來,知識產權保護被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上,首次被寫入黨的重大歷史決議。當前,我國正由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高我國經濟競爭力,需要我們發揮好知識產權制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的效能,統籌推進知識產權領域的國際合作和競爭,深度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框架下的全球知識產權治理,從而推動全球知識產權治理體制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詳情
強化知識產權法治建設是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發展的有力制度支撐。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指出,強化知識產權法治建設,“打造知識產權保護高地”是中央對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基本要求。構建與“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相適應的知識產權法治體系需要采取務實具體的措施,具體包括:加快建設具有海南自由貿易港特點的知識產權法規體系;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制度體系建設,不斷完善關于市場化應用、侵權懲罰性賠償等的制度措施;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知識產權司法服務體系建設;強化科技創新促進的知識產權制度建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和人才隊伍建設;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知識產權法規體系建設;把強化知識產權法治建設作為優化海南自由貿易港營商環境的重大任務;加快建立知識產權海外維權機制;強化海南自由貿易港知識產權國際交流與合作。詳情
加強中非知識產權合作是推動中非關系高質量發展現實之需。浙江師范大學吳月芽、王珩表示,自2002年5月在北京舉辦中非知識產權論壇以來,中非知識產權合作在高質量發展中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加強中非知識產權合作,是推動中非關系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其具體意義在于有助于深化中非經貿合作、構建經濟共同體,推動中非高質量發展、構建科技共同體,推動中非可持續發展、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來未中非知識產權應在治理體系、合作機制、交流平臺等方面實現突破。一是雙方群策群力,完善知識產權的政策法規體系,健全知識產權的監督管理體系,加強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體系,為實現知識產權治理體系現代化作出新貢獻。二是雙發互學互鑒,建立研討交流機制,實施信息共享機制,開展人才合作培養,為創新知識產權合作機制提供新途徑。三是雙方共享共贏,完善中非知識產權審查平臺,打造中非知識產權(商事)調解平臺,搭建中非知識產權合作網絡平臺,為暢通知識產權合作與交流搭建新平臺。詳情
知識產權制度變革需積極回應社會需求。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教授、副院長熊琦指出,知識產權制度為技術創新提供護航的同時,新技術的發展也給知識產權制度應對帶來了新的挑戰,產生了一系列社會影響,其中既有傳播技術發展和內容呈現形式多元化帶來的對著作權等的新挑戰,也有我國經濟在“新常態”背景下,知識資本驅動的發展模式對知識產權制度提出的新要求,還有國貨在國內外消費市場份額和影響力明顯提升的背景下,對知識產權尤其是商標申請等制度的更新需求。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穩步推進為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著社會產品和服務不斷升級,新技術迭代加速,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的變革必須不斷精準回應產業和社會需求,方能促使相關產業敢于和樂于在創新和創作上持續加大投入,成為激發中華民族以創新驅動發展的不竭動力來源。詳情
?。ü饷骶W記者 徐倩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