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劉新功(杭州師范大學附屬醫院、臨床醫學院黨委書記)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我們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大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這就要求我們,要善用“大”資源、匯聚“大”合力,形成覆蓋課堂、校園、行業、社會的“點線面”一體的思政大課堂,匯聚全社會育人合力,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中形成啟智潤心的育人整體氛圍。
充分發揮大思政課主渠道、主陣地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很多學校在思政課上積極采用案例式教學、探究式教學、體驗式教學、互動式教學、專題式教學、分眾式教學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等手段建設智慧課堂等,取得了積極成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協同育人模式。一方面,思政課老師要精心備好每節課、講好每節課,讓學生喜歡每節課、領會每節課;要與時俱進,不斷把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帶上講臺、帶進課堂,講透、講深,讓學生真懂、真理解,從而入心入腦。另一方面,其他學科老師應擔負自己的責任,針對自己的專業特長,結合實際和現實,按“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要求,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讓學生在各門課程的學習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通過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引導學生認清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緊密依存,努力讓學生在“時代強音”中既實現自身價值又能夠報效祖國。
此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還要用好校園主陣地。學校要樹立辦好思政課的責任意識,既要避免思政內容泛化、路徑舉措窄化、目標任務虛化,又要避免為辦思政課而思政的孤立化、片面化,要將思政教學與專業知識教學融為一體,使立德樹人內化到學校建設和管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真正做到“三全“育人。應借各類豐富的紅色教育主題活動,理直氣壯地講好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的故事,讓學校成為講思想、講政治、講品德、講知識的場域,成為辦好思政課的主陣地,成為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搖籃。在此過程中,大中小學校要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政課,探索從教材、內容、講授形式上實現貫通,在不同的階段做好內容有別有針對性的“思政”教育,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逐步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將實現個人價值同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
有效匯聚大思政課之“大”合力
大思政課如果不能夠與廣闊的社會、生動的實踐有效對接起來、緊密關聯起來,不能夠充分灌注社會生氣、敏銳反映時代精神、準確把握實踐脈動,那么教育效力無疑會大打折扣。因此,必須必須打開“課堂”之門、“學校”之門,直面時代、貼近生活、植根實踐,充分吸納、用好社會現實和實踐中豐富多樣的教育資源,提升個人對行業文化的自覺認同和對行業發展的使命擔當,增強個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自信”,在行業及社會實踐中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面向未來需要,在加強職業發展導向中上好思政課。要讓實踐基地、實踐活動真正成為校外的課堂、“行走的課堂”,成為思政課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就要充分調動各行業企事業單位的社會教育資源,引導其參與到“大思政課”建設的過程中,并以此促動其努力開展更為自覺、更高水準的自身建設。從個人層面來講,每個人都要以職業規范、職業操守、職業道德為準線,既學技術、學專業、搞研究,更學品德、學政治、學做人,敦促自身成為真正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從企業單位層面來講,要注重營造好積極向上的好氛圍,把行業好故事、好精神,科學家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精神譜系和涌現出的新科學家、模范、工匠典型的故事、事跡,凝煉成行業好作風、新精神,潛移默化影響每一個行業人爭做行業好文化的傳播者、行業好品德的踐行者,不斷提高行業意識和行業素養,為行業的創新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用好社會實踐,在社會大課堂上好思政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充分對接起來、貫通起來,一方面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風氣、社會風尚,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同時在全社會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大力發揮優秀模范、先進典型的帶頭示范作用以引導人、鼓舞人、激勵人,推動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在新時代展現新氣象、取得新成就;另一方面要將陳列在祖國大地上、融含在民族歷史里、貫穿在勇毅前行中的各種寶貴教育資源有效匯聚起來、組織起來,使其在更加自覺的層面服務于青年學生的思想引領、價值塑造、品格陶養,增強青年學生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