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文字實錄】
作為黨和國家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是融合了古今中外先進理論、先進文明成果的思想,也只有這樣的思想,才能夠作為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但它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是由中國的國情,特別是近代以來的國情所決定的。我們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上,應該樹立的觀念是契合和差異是最好的結合的前提。沒有契合,這兩者是不可能實現結合的,走不到一起就不可能結合;但是只有契合沒有差異,也不能實現很好的結合,完全契合的兩者是不可能構成真正意義上的結合的;有契合之處又有差異的雙方才能夠構成真正理想的結合,才是最高程度的結合,也才是值得追求的結合。
近年來我們在國際社會提出“三大全球倡議”,即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還有全球文明倡議,這些倡議都是為了解決當今時代我們面臨的全球性問題、世界性難題提出來的,很明顯屬于文明成果,并且和中國的“和合”文化密切相關;與馬克思主義追求的建立自由人的聯合體,追求共產主義社會的崇高理想都有密切的關聯,所以可以看作是“第二個結合”創造出來的理論成果。還有就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第二個結合”創造出來的理論成果,也是未來我們給世界、給人類社會指出的一個方向,我們把它稱為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人類命運共同體本身包含了馬克思主義對世界歷史的理解,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把握,對自由人的聯合體、共產主義社會的追求,它同時也符合中國傳統文化里一直強調的“和合”文化。
結合的方法最簡潔的表達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繼承、借鑒和創造,對傳統的要繼承,對一切包括西方國家的優秀文明成果要借鑒。而繼承和借鑒不能是落腳點,要落腳到創造。沒有創造,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結合,因為“第二個結合”的目的是落腳到創造。怎么才能夠創造?如果僅僅去講之前的經典作家的一些命題、一些觀點,僅僅去告訴大家傳統文化講了什么、說了什么,是沒辦法去創造的,只有回答時代問題的觀點才是真正的創造。(編輯:徐倩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