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王強(國防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系統觀念作為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重要范疇,是習近平經濟思想分析經濟現象和解決經濟問題的重要方法論。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貫徹的重大原則之一就是“堅持系統觀念”。只有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中國經濟,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才能把握其發展運行規律,做到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突出重點、帶動全局,有效應對和解決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加強前瞻性思考
堅持前瞻性思考,就是科學預見形勢發展的未來走勢、蘊藏其中的機遇和挑戰、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透過現象看本質,準確把握客觀實際,真正掌握規律,抓好戰略謀劃,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新時代新征程,面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和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我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前瞻性思考,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和把握經濟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統籌考慮短期應對和中長期發展,積極有效應對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不斷贏得戰略主動,維護好發展全局。
順應當今世界經濟轉型和科技進步的發展大勢,應洞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趨勢新變化,認識和把握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牢牢抓住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重塑與創新的機遇,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樹立底線思維,對潛在的風險有科學預判,知道風險在哪里、表現形式是什么、發展趨勢會怎樣,妥善做好應對各種困難局面的準備。只有加強前瞻性思考,深刻認識和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站在時代前沿觀察思考問題,把謀事和謀勢、謀當下和謀未來統一起來,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才能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加強全局性謀劃
運用系統觀念,就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自覺從大局出發看問題,把本地區本部門的工作放到大局中進行思考和定位,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同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有機結合,正確認識大局,自覺服從大局。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系的整體,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統,要從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系去把握事物,去認識問題、處理問題。面對復雜形勢和艱巨任務,需要更加自覺地運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從多因素、多層次、多方面入手研究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如果不放眼全局而只聚焦于某一領域,往往容易顧此失彼,難以實現國家發展與社會進步的整體目標。無論是構建新發展格局,還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抑或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都是系統工程,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以及許多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需要把各方面聯系起來分析、統籌起來謀劃。要堅持以發展的、辯證的、全面的、系統的、普遍聯系的觀點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通過加強全局性謀劃,更好發揮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積極性,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
加強戰略性布局
戰略性布局是運用系統觀念強化戰略協同性的關鍵,需要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戰略思維是從全局視野和長遠眼光把握事物發展總體趨勢和方向、客觀辯證地思考和處理問題的科學思維。只有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站在時代前沿和戰略全局的高度觀察、思考和處理問題,才能透過紛繁復雜的表面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展的內在規律,在解決突出問題中實現戰略突破,在把握戰略全局中推進各項工作。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既涉及生產領域,又涉及分配、流通、消費領域,既涉及制造業,又涉及農業和服務業,既涉及農村,又涉及城市,既涉及國內改革,又涉及對外開放。這就要求堅持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系地而不是單一孤立地觀察事物,在權衡利弊中趨利避害,作出最為有利的戰略抉擇。在經濟發展的戰略舉措上,推動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各項工作、各類要素相互交織,都需要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等方面的關系,加強戰略性布局,形成強大合力。
加強整體性推進
任何系統都是一個有機整體。系統的整體性、關聯性、協同性,要求系統的各組成要素相互配合,既注重全面、系統、整體推進,又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促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實現整體效應最大化。整體并不等于部分的簡單相加,不同要素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他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加強整體性推進,要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在整體推進中實現重點突破,防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防止畸重畸輕、顧此失彼,力求取得“一子落而滿盤活”的效果。要堅持全國一盤棋,加強統籌協調,在補齊短板上多用力,著力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鞏固東部沿海地區開放先導地位,提高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開放水平,加快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格局。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這些都體現了加強各領域各環節關聯性和耦合性,實現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