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胡淼森〔中央金融辦、中央金融工委機關黨委(人事局)副書記(副局長)〕
長期主義(Long-termism)是一種經濟學和金融學理念,強調長期利益而非短期回報,在商業投資、企業管理和職業發展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其實,成功與否不應是長期主義的核心關切。不妨嘗試跳出常規視角,從時間、空間、人間三個維度,感受長期主義的底層邏輯:一是事物規律的洞察,二是戰略思維的強化,三是人生境界的升華。
長期主義的特征是堅持。堅持不是蠻干,前提是洞悉事物規律,作出正確選擇,反之則緣木求魚、南轅北轍。愚公移山、精衛填海、水滴石穿這些長期主義例子,背后蘊含的是對規律的尊重,對信念的執著,對人生的參透。比如愚公提出“山不加增”,子子孫孫無窮匱也,挖山不止遲早成功。然而蕓蕓眾生,又有幾人幾時,能夠參透洞察。正如王維《桃源行》所寫:“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云林。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毛澤東洞察規律、預見大勢,留下了《矛盾論》《實踐論》《論持久戰》等名篇。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像去而復返、返而復迷的漁夫,或身在局中隨波逐流,或失之交臂渾然不知,或缺乏主見無所適從,或渾渾噩噩枯落一生。蒙昧狀態下的堅持,只是徒勞無功。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長期主義成為今天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閃亮標識。從華為的堅守不屈,到《哪吒》的橫空出世,再到DeepSeek和Manus的驚艷登場,我們看到了民族精神的延續,也看到了大數法則、整體主義、戰略思維的運用。機遇來自于戰略。只有在世界地圖上審視中國命運,才能以百年千年為單位丈量歷史進程。只有保持海納百川的胸襟,從全球視角把握人類互聯網和信息科技發展整體趨勢,看到人工智能、高端芯片和生物科技在未來的無限潛力,才能在波譎云詭的競爭中立于不敗、脫穎而出。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有時做引領時代的先鋒,反需要遠離塵囂的從容。曹雪芹《紅樓夢》“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敦煌的女兒”樊錦詩一輩子的堅守,屠呦呦做青蒿素研究的默默無聞、周而復始的實驗……長期主義可以自我支撐,不是功利主義的投資、商業主義的延遲,而是踐行深邃的生活哲學,保持初心本色,享受過程本身的愉悅與滿足。生命的意義不僅在于花朵綻放的一刻,更在于靜靜等待的時光。王國維《人間詞話》提出了治學的三境界:第一重“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重“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文心與人心相通。長期主義者是真正的藝術家,對于他們而言,奉行長期主義本身就是成功,就是未來。通過事業人生化、人生藝術化,實現了境界的超越和升華。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閱世走人間,觀身臥云嶺。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在仰觀俯察之間,洞悉宇宙萬物生生不息的奧秘,感受波起復落、夢破又圓的韻律。
今天中國式現代化昂首闊步前行,中國這條寬闊深邃的河流,經歷過苦難與滄桑,始終沿著固有的方向,奔向無盡的海洋。不同于小溪和池塘,大江大河注定一往無前,開辟、疏浚、拓展著自己的命運。“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有的人,用一輩子,做一件事。有的民族,用一個世紀,成就一番偉業。支撐長期主義的不是回報,而是信念:洞悉大勢,保持平靜,享受過程,贏得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