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蔣波
近期,南京公布了2024年度文旅消費數據,該市去年接待旅游人次和旅游總收入按可比口徑分別增長15%、10%,其中接待入境過夜游客人次同比增長63%,這一顯著增長反映了南京文旅產業深度融合帶來的積極效應。
不僅是南京,我國文旅市場也展現出充足的活力與韌性,2024年,國內出游人次56.15億,同比增長14.8%;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5.75萬億元,同比增長17.1%,文旅產業已成為拉動消費、提振內需的重要引擎。
也要看到,各地文旅市場呈現出“冷熱不均”現象,有的景區一票難求,有的景區則門可羅雀。這反映出一些地區文旅產業融合還不夠深入,對文化內涵挖掘不足,文旅產品創新乏力,降低了其吸引力。
眼下,人民群眾對文化和旅游消費的需求不斷升級,文旅消費正從“流量時代”進入“場景時代”。越來越多的游客從“走馬觀花”轉向“沉浸其中”,更加重視旅游產品蘊含的文化價值、審美價值及其帶來的情緒共鳴,這些變化促使文化和旅游產業必須緊跟時代潮流,實現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
首先,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歷史文化資源,為文旅深度融合提供堅實支撐。各地都有特色文化資源,文旅部門需深入挖掘區域古建筑、古村落、傳統工藝等歷史文化資源,在堅持保護優先、合理開發的前提下,緊跟時代潮流和市場需求,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和產品形態,將地方特色歷史文化資源嵌入旅游產業鏈,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提升文旅產品品質及吸引力,讓歷史文脈在文旅融合中煥發新生。
其次,借助新技術為培育文旅深度融合新業態賦能。在當今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科技創新成為各地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的關鍵一招,應加速推進文旅產業信息化建設步伐,圍繞“場景+”“技術+”等多元化方向,探索引入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3D影像等科技手段,對傳統旅游產品實施創新性改造與升級,不斷創新旅游方式,為游客提供沉浸式、體驗式旅游產品,滿足個性化、差異化旅游需求。
同時,各地還要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既要著眼長遠,更應因地制宜、因景制宜、因時制宜,力戒盲目追求規模、面面俱到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可立足本地資源特色,精心打磨品質與細節,著力打造與自身發展實際相契合、市場定位更精準的“小而美、精而專”的文旅新產品與新業態,為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文旅體驗。(蔣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