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肖海峰(中國農業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恒(中國農業大學經管學院博士生)
發展產業是帶動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近幾年中央一號文件多次強調持續加強產業幫扶。2025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強調將發展聯農帶農富農產業作為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補助資金優先支持內容。2021年至2024年,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由1561億元增加至1770億元,其中用于產業發展的比例總體穩定在60%以上。財政支持力度持續加大,為低收入農戶產業增收提供了堅實保障,也為農業強國建設注入了強大動能。
產業幫扶在低收入農戶幫扶實踐中持續深化,重心從支持農戶和農業企業生產向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實現聯農帶農轉變。產業幫扶是依托鄉村特色產業,通過產業項目帶動低收入農戶發展生產。如今,產業幫扶逐漸形成了政府助推型、龍頭企業帶動型以及基層組織帶動型產業幫扶模式。政府助推型產業幫扶模式由政府牽頭,組織產業主體發展生產,構建聯農利益分配機制,以幫扶資產盈利帶動低收入農戶增收;龍頭企業帶動型產業幫扶模式通過企業發揮引領,帶動農戶參與產業鏈獲取收入;基層組織帶動型產業幫扶模式則通過村集體帶動實現對低收入農戶的產業幫扶。產業幫扶逐漸向扶持產業發展帶動低收入農戶增收過渡,但其主要目標仍然是保障低收入農戶基本收入,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當下,著眼于農業強國建設,產業幫扶不僅要兜牢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更要以低收入農戶產業發展和持續增收為目標,扎實推進。
促進幫扶產業高質量發展。幫扶產業高質量發展是做好產業幫扶的基礎,其高質量發展要做到“兩個精準”。一是定位精準。加強對地方特色產業適宜性評估和分類指導,將幫扶產業與地方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結合,打造有鄉土特色和比較優勢的“土特產”;將特色產業與已有幫扶資產結合,強化幫扶資產管理,提高幫扶資產經濟效益。二是見效精準。不斷完善幫扶產業與低收入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切實發揮聯農帶農作用,通過保底收購、股息分紅形式加強低收入農戶與幫扶產業的聯系;完善幫扶產業的風控機制,構建“事前預警—事中緩沖—事后補償”全鏈條風控體系,增強幫扶產業的穩定營收能力,避免產業風險向低收入農戶傳導。
立足低收入農戶家庭資本稟賦。立足低收入農戶資本稟賦,可以提高產業幫扶的有效性。首先要構建“動態分類-精準匹配”機制。一方面,統籌建立面向低收入農戶的監測幫扶體系,縣域層面劃定低收入標準,將標準下低收入農戶納入監測幫扶范圍,搭建產業需求和家庭資本稟賦數據庫,形成產業精準幫扶基礎;另一方面,根據家庭資本特征差異化設計產業幫扶措施工具箱,如針對低收入農戶中收入水平較低且有勞動能力的農戶,推行“基礎生產資料包”+“微型保險”,既保障基本生產活動,同時防范潛在風險。其次要構建“投資引導-風險共擔”機制。一方面,生產獎補、小額信貸等產業幫扶措施繼續延續,為低收入農戶產業增收提供基礎性保障;另一方面,擴展產業支持空間,通過產業幫扶引導低收入農戶自身的投資動力,如為其提供更多的籌資來源,當缺少產業發展資金時,低收入農戶可以有更多的籌資途經穩定家庭生產。
立足低收入農戶經營活動需求。立足低收入農戶經營活動需求,可以提高產業幫扶的針對性。首先,通過產業幫扶擴展低收入農戶生計活動范圍。一方面,將幫扶領域擴展至與農業產業鏈相關的農產品加工行業,進一步擴展低收入農戶的生計活動;另一方面,重視對低收入農戶社會資本的培育,幫助低收入農戶構建生計活動所需的社會網絡,賦能低收入農戶實現生計多樣化。其次,通過產業幫扶精準改善低收入農戶生計活動。既要根據家庭特征引導低收入農戶生計活動,如對資產水平較低的低收入農戶,優先保障其農業生產;又要根據區域特征引導低收入農戶生計活動,如在農業產業基礎較弱的地區,產業幫扶支持低收入農戶通過多樣化的生計活動,固牢生計基礎。
深化產業幫扶協同機制。深化協同機制,可以提高產業幫扶的穩定性。這一方面包括強化產業幫扶與其他各類幫扶的協同。比如,可以讓產業幫扶與就業幫扶形成合力,促進低收入農戶外出就業,強化增收穩定性。還可以協同推進健康、教育幫扶,降低低收入農戶生計風險;另一方面包括強化產業技術前端與終端的協同。加強產業幫扶成效要推動技術研發與成果應用協同和技術推廣與低收入農戶技術水平的協同。比如,建立面向欠發達地區特色產業的產學研用對接平臺,鼓勵科研院所和高校針對當地資源稟賦和農戶技能水平,研發適用技術;整合政府農技推廣體系、企業技術服務力量和鄉村專家資源,確保生產技術成果“下得去、用得上、有效益”。
完善產業幫扶賦能機制。完善賦能機制,可以進一步提高產業幫扶的效能。一是完善獎補機制。推動產業幫扶從“以獎代補”向“以效定補”轉變,引導低收入農戶提升生產效率;建立獎補動態調整機制,實現“分檔分級、浮動式”調整,激發主體動力。二是構建產銷獎補體系。要擴展獎補范圍,不僅對生產進行獎補,對技術采納、生產模式創新也進行獎補,增加低收入農戶新動能。同時,實行市場能力建設獎補。主要是對提升產品附加值、拓展市場銷路等市場行為給予獎補,實現從“能生產”向“能賣好”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