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徐達(浙江農林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浙江省生態文明智庫聯盟);倪好(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強調,大力培養鄉村人才,吸引各類人才投身鄉村全面振興。近年來,鄉村共富合伙人制度在多個省份試點成功,眾多鄉村通過不斷創新體制機制,盤活自身資源,積極吸納鄉村人才,有效引領鄉村新發展,打造出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農民增收共富樣板,為全國城鄉協調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與可行方案。
以制度創新錨定鄉村建設方向,筑牢鄉村振興共富合伙人發展基石。制度創新是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內生動力和關鍵所在。鄉村共富合伙人模式打破鄉村主體和區域隔閡,統籌資源要素,搭建共富平臺,利用區域之間的互補、互融、互促等優勢,實現協同增效。一是強化黨建引領,構建鄉村共富合伙人“搭伙”模式。該模式以黨組織為核心紐帶,統籌整合政府部門、企業、社會組織、村民等多元主體,形成“黨建聯建、產業聯動、資源聯享、治理聯抓”的鄉村發展共同體。山東省濱州市楊柳雪鎮通過“紅旗領航、鄉村共富”黨建聯盟,整合40個行政村資源,形成果蔬育苗、特色種植、休閑旅游產業鏈,村集體經濟均達到10萬元以上,14個村莊收入突破百萬元。二是深化學習交流機制,推動鄉村振興共富模式落地見效。構建常態化學習研討機制,以經驗互鑒破除模式壁壘,扎實推進合伙人隊伍建設。以浙江省為例,針對省內山區與沿海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浙江省深入開展“山海協作”工程,創新飛地經濟,通過跨行政區交流協作機制共建產業園區,實現資源互補。三是創設鄉村共富平臺,完善共建共享的合伙模式。以共建共治共享的合伙模式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在“三農”領域鮮活的實踐。鄉村振興離不開要素支撐,抓住組織體系關鍵,推動村社聯動聚合,凝聚更強合力。山東省威海市人和鎮創新實踐跨村聯合治理模式,以經濟強村為龍頭組建聯合黨組織,投資100萬元建設糧食烘干倉儲基地,集中打造1200余畝小麥、玉米種植示范區,2023年村集體經濟平均增收15%,所有村收入達到20萬元以上。
以市場思維盤活鄉村資源,拓寬鄉村振興共富合伙人發展空間。以村莊長久經營為發展目標,樹立市場思維,把村莊有限資源整合重組,出臺優惠政策,聯合各方力量一起經營,推動資源變資產、資產變收入,實現可持續發展。一是挖掘村莊資源,強化政策扶持,厚植合伙人隊伍扎根土壤。通過系統整合村莊存量資源,錨定鄉村特色稟賦,創新盤活閑置資產,在精準把握地域發展機遇中打造村莊特色名片,以資源聚合優勢與產業發展潛力吸引共富合伙人協同創富。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整合農業農村、文化旅游、財政等各部門的惠企、惠民、惠農政策,綜合運用財政貼息、稅收優惠等政策工具。截至目前,松陽縣已累計發布4期“共富合伙人”招募令,落地鄉村振興產業共富項目30個,涉及合作資金近1.3億元,帶動2400余名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二是統籌社會資源,聯動校企賦能隊伍建設。江蘇省大力鼓勵開展校地合作,致力于培育一支知農愛農、深受群眾認可的“新農干”隊伍。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先后與太倉市、南京市棲霞區、揚州市等地方政府合作,培養“定制村干”和村組織負責人,累計招收學員1129人,推動“新農人”發展生態持續優化,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三是引進專業機構整村運營,保障合伙人隊伍建設平穩著陸。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作為省試點區域,已率先在9個試點村成功簽約鄉村運營師及團隊,引育52名鄉村運營人才進駐,成功引入專業運營團隊;3個試點村通過資源盤活實現業態項目招引零的突破;6個已實質運營村中,平均每個鄉村CEO可直接或間接帶動村集體年增收60余萬元、帶動村民增收77萬元。
以“大人才觀”立足合伙共富,打造鄉村振興共富合伙人共富實體。人才是鄉村振興發展的關鍵因素,是鄉村進步和創新的核心力量。通過激發鄉村合伙人鄉土情懷,發揮鄉村合伙人專業優勢、資源優勢,凝聚力量,引領方向,推動形成多業態融合發展新格局。一是明確產業發展需求,靶向匹配鄉村振興人才。“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充分發揮共富合伙人專業經驗優勢,實現工作效能躍升,有效降低人力財力成本。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從2000余人的鄉友數據庫中選聘107名“名譽村長”,根據產業需求精準匹配專業人才。當地政府配套設立創新創業獎,對貢獻突出的“名譽村長”給予獎勵,形成在外能人回歸、產業升級、人才回流的良性循環。二是以合伙人為主心骨,加快鄉村經濟業態振興。人才興帶動鄉村興,鄉村振興合伙人享有鄉村項目開發、產業發展等優先權,通過直接投資、技術入股、創意合作、智力支撐等形式,推動村莊變景區、農家變客房、農副產品變旅游商品。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龍灣湖鄉村振興示范區依托“鄉村振興合伙人”機制,通過打造創客村落、文創小街、研學美食、露營民宿等文旅新業態,帶動周邊18個村莊、3000余戶村民增收致富,探索出文旅產業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的創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