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高辰穎
數字技術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驅動力,正深度重構服務消費的形態、內容與模式,成為驅動場景變革、優化供需匹配、激發消費潛能的關鍵引擎。當前,我國服務消費已進入提質擴容的新階段,《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文件明確提出以數字化、智能化賦能服務消費場景創新。2025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進一步把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作為“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的一項重要舉措。在此背景下,需加快數字技術賦能,為服務消費場景創新注入強大動能。
在數字時代,以人工智能、交互技術、物聯網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正深刻重構服務消費的供需關系,推動傳統服務消費多元要素創新,催生豐富的消費新場景。數字技術革新傳統服務消費形態,促使其從實體邁向虛擬,創造出數字文娛、在線教育、智慧醫療等新業態。這些新業態打破了產品無形、產銷同步及時空限定的傳統特性,以數字化形態呈現于虛擬空間,將服務場景延伸至線上。在線教育平臺借助云計算等技術突破時空限制,實現教育資源分布式布局,既擴大了市場容量,又通過虛擬場景提升教學趣味性,彰顯出線上服務消費場景的優勢。數字技術打通虛擬與現實場景,整合線上線下消費資源,搭建起虛實共生的消費場域。在此場域中,消費場景與服務內容融合,“人——貨——場”關系重塑,呈現以用戶為中心、業態跨界融合的特征,為消費者帶來豐富體驗,形成“體驗即消費”模式。VR、AR等技術催生沉浸式演藝等新場景,融合多元業態,全方位調動消費者感官體驗。憑借數據驅動與智能算法,數字技術助力企業精準識別消費需求。企業通過挖掘消費者行為數據構建用戶畫像,開展場景細分,推動服務從標準化走向個性化。直播電商利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等技術,精準推送消費內容,打造千人千面的數字人直播間。此外,數字技術打通消費產業鏈“堵點”、激活創新鏈“斷點”,推動兩鏈融合,構建起以場景為樞紐的創新網絡。在醫療產業,人工智能大模型增長迅猛,打造出多場景人工智能產品矩陣,加速醫療產業數字化升級。
盡管數字技術為服務消費場景創新帶來了諸多機遇,但當前兩者的融合仍面臨底層技術難突破、場景適配待加強、產業鏈條未貫通、安全合規有隱患等一系列挑戰。因此,需要以技術創新與場景培育雙輪驅動,構建生態協同的全鏈條場景創新體系,同時,以服務質量與監管效能的雙向提升,為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提供全方位制度保障。
建立和完善數字技術創新體系。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完善是驅動消費場景變革的核心基礎,需以資源整合、生態共建為主線,強化技術突破和創新應用的能力。其一,要強化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支持數字消費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協同高校、科研院所聚焦關鍵核心技術開展“揭榜掛帥”式研發。例如,在智能交互領域,可定向突破自然語言處理、多模態感知等共性技術,為沉浸式服務消費場景提供技術底座。其二,要搭建開放化共性技術平臺。鼓勵鏈主企業開源技術工具包,以數字孿生、虛擬內容生成等公共技術平臺為載體向中小企業提供技術資源與工具,降低中小企業技術應用門檻,助力中小企業快速構建創新應用。其三,要優化創新生態支撐機制。加大財政對消費領域數字技術創新傾斜力度,設立數字技術專項基金,對創新聯合體給予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同時,加強人工智能算力、數字資產流通、安全防護基礎等新型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構建需求導向的應用場景矩陣。數字技術應用場景拓展需以業務需求為導向,以集成應用為手段,打造服務消費行業的應用場景矩陣。其一,要實施場景創新分類培育??砂垂δ苄?、體驗性、效率性等維度劃分服務消費場景類型,制定差異化技術導入方案。例如,智慧醫療等功能性場景側重技術可靠性與合規性,可優先部署人工智能輔助診斷、遠程手術機器人等應用;文旅演藝等體驗性場景則聚焦技術的沉浸感與交互性,可推廣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全息投影等技術應用。其二,要建立場景創新協同網絡。由政府部門牽頭成立場景創新促進中心,建立包括需求發布、資源對接、試點驗證、標準輸出的全流程服務體系。組織科技企業與服務消費企業開展供需對接,聯合打造標桿項目并進行復制推廣。例如,可將腦機接口、生成式AI等前沿技術在醫療、教育等領域的業務場景開展小規模試點,驗證技術可行性后再規?;茝V。其三,要建立技術成熟度與場景適配度的雙向評估機制??筛鶕u估結果定期發布和調整創新場景建設指南,指導企業導入與差異化場景適配度較高的技術集成系統,支持其開發特色商業應用,推動技術創新成果加速商業化轉化。
推動傳統服務行業數字化轉型。傳統服務消費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是深入應用數字技術的關鍵路徑,需聚焦文旅、教育、醫療等重點領域,推動服務流程再造與模式升級。其一,要加快服務消費供給端數字化能力建設。引導中小服務消費企業應用輕量化、低成本數字化工具。例如,智能預約系統、會員管理平臺、供應鏈協同系統等,以實現服務流程的線上化、標準化與可視化。其二,要構建數字化轉型支撐體系。鼓勵行業協會聯合科技企業搭建行業級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提供技術適配、數據共享、人才實訓等一站式服務,協同推動產業鏈上下游數字化轉型,實現多方融通。其三,要完善政策激勵與標準規范。通過稅收優惠、專項補貼等措施激發經營主體轉型動力,重點支持數字化轉型需求迫切的服務消費領域。同時,要加快制定數字技術和數字產品服務等領域標準,規范數據接口、服務質量評價等環節,夯實高品質服務消費場景與消費內容供給基礎。
提升多元創新消費場景治理水平。服務消費場景創新的可持續發展需以系統化、精準化的治理體系為支撐。其一,要強化數據治理與安全合規,嚴格落實數據分類分級管理制度,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消費者隱私保護與數據確權,建立跨平臺數據共享的安全審計機制。其二,要構建動態化監管框架。針對虛擬消費、沉浸式體驗、直播電商等新興場景,探索“沙盒監管”模式,允許創新試錯與風險可控并行,完善服務質量追溯、服務內容審查等規則。其三,要推動跨部門協同治理。整合商務、網信、文旅等部門職能,建立場景創新的風險評估和政策響應聯動機制,形成政府引導、行業自律、企業擔責、公眾監督的共治格局,為服務消費新場景的規范發展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