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
【本課主題】
堅持新發展理念
【主講嘉賓】
李楠,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精彩論述】
(老師):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光明慕課。十九大報告中,“堅持新發展理念”,成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也就點明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要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把它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在十九大召開之后的首次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總結了過去五年來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源峰,請你談一談你對新發展理念的看法。
(李源峰):發展,是當代中國的時代語境。新發展理念,是當代中國的發展之道。十八大以來的五年,黨和國家事業發生了歷史性變革,我國在一系列發展問題上取得了關鍵性突破,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堅持新發展理念,同時,也可以說,新發展理念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老師):還不錯!接下來請源峰和張凱分別結合創新和共享談談對新發展理念重要意義的認識和理解?
(李源峰):就創新發展來說,當前,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機器人、
生物科技等為代表的新興科技正在深刻影響著傳統產業的產品、模式和業態,正在催生許多新的產業領域。我國科研方面主要以模仿和跟蹤為主,原創性成果較少,基礎研究相對薄弱,高層次人才仍然稀缺。強調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順應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舉措。
(張凱):關于共享發展理念,其實質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共享發展理念,關鍵是要解決好民生問題。當前,我國在民生領域上還存在著不少短板。具體而言,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公共服務領域仍然存在著供給不足的問題,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因此,只有著力解決好民生問題,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才能更好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李源峰):老師,為什么要堅持新發展理念?
(老師):新發展理念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在深刻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同時,也是針對我國當前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
創新發展理念是基于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提出來的。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大國和貿易大國,但經濟規模大而不強、經濟增長快而不優,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格局沒有根本改變,這已成為我國這個經濟大塊頭的“阿喀琉斯之踵”。在國際發展競爭日趨激烈和我國發展動力轉換的形勢下,只有堅持創新發展,才能解決發展動力轉換問題。
協調發展理念是基于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提出來的。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是過去一個時期發展觀念不正確、發展方式粗放導致的,特別是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協調、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等矛盾十分突出,已成為制約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堅持協調發展,才能夠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
綠色發展理念是基于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提出來的。生態環境惡化及其對人民健康的影響已成為我們的心頭之患,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干凈飲水、安全食品、優美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只有堅持綠色發展,才能建設美麗中國、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
開放發展理念是基于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提出來的。從總體看,我國對外開放水平還不夠高,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還不夠強,應對國際經貿摩擦、爭取國際經濟話語權的能力還比較弱,運用國際經貿規則的本領還不夠強。只有堅持開放發展,才能進一步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
共享發展理念是基于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提出來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持續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但仍然存在收入差距較大、社會矛盾較多、部分群眾生活比較困難等問題和短板。同時,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只有堅持共享發展,才能不斷增進人民福祉、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張凱):謝謝您,我已經明白許多了。我的問題是,如何堅持新發展理念?
(老師):堅持新發展理念,必須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的要求,堅持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過程,努力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
就堅持創新發展理念而言,必須注重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要根據十九大的要求,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以創新這個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推動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
就堅持協調發展理念而言,必須注重促進區域均衡發展。要按照十九大的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崛起,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促進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等協調發展,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使我國經濟提質增效、行穩致遠。
就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而言,必須注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推進資源的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實施國家節水行動,降低能耗、物耗,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就堅持開放發展理念而言,必須注重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網絡,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把我國開放型經濟提升到新水平。
就堅持共享發展理念而言,必須注重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不斷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
此外,請你們務必注意,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必須從整體上、從內在聯系中把握新發展理念,增強貫徹落實的全面性系統性,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