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關系發展和安全。近年來,金融始終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培育新動能,積極開發個性化、差異化、定制化金融產品,增加中小金融機構數量和業務比重,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發展的多樣化金融需求,不斷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圍繞“金融”展開解讀。
創新思維方式,讓金融更好地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性行業。目前,我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指出,應積極創新思維方式,完善工作機制,優化資源配置,更好地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從融資方式看,堅持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手抓”。在發揮銀行業主力軍作用、加大對制造業信貸投放的同時,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提高制造業企業直接融資比例。從服務對象看,同步支持先進制造業和傳統制造業。優化資源配置,強化對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金融支持,尤其是要大力支持制造業企業發展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產品方面的融資需求,提高對具有核心技術、成長性強的“專精特新”企業的服務力度。從支持措施看,既要加大產品創新又要用好原有產品。深度應用金融科技,克服企業信用數據較少等不足,積極發展供應鏈金融,著力提高中小制造業企業的首貸比例;破除對抵押擔保的迷信,開發更多新的產品和服務,多樣化地滿足制造業企業需求。推動金融更好地支持和服務制造業,根本還在于解決制約制造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要著力增強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快制造業結構優化升級。此外,還要加快落后產能淘汰,加快“僵尸企業”退出,加快困難企業重組,培育形成一批優質制造業企業。 【詳情】
抓好著力點,讓綜合金融助力實體經濟經濟發展
綜合金融是指在符合金融監管要求前提下,金融機構向客戶提供銀行、保險、證券等兩種或兩種以上金融產品和服務的經營模式。近年來,伴隨我國金融產品的創新性突破,金融機構間的經營壁壘逐漸被打破,金融市場業務亦開始形成廣維度運營、多行業聯動、跨市場關聯的綜合化運營特征。國網英大集團金融研究所吳潔認為,這種綜合運營的方式通過多元化供給拓展了金融機構的服務領域,有力應對和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助力經濟穩增長。金融服務綜合運營持續深化要求金融機構在綜合金融模式選擇上取得新進展,科技賦能綜合運營取得新突破,統籌協調和組織構建取得新提升。第一,精準發力選擇契合的運營模式。金融機構應該結合自身要素稟賦,以業務發展階段為依據,以最具競爭力的功能為驅動,設計適合自身特點、契合戰略目標、適應地區發展的綜合金融模式,調用多方資源,精準開展綜合金融服務。第二,運用科技手段加強綜合金融支撐。金融機構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科技手段加快數字金融轉型,打造線上線下、全流程的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體系。第三,堅持統籌協調構建協同組織架構。金融機構應宏觀部署規劃,促進內部部門間協同開展營銷推廣、客戶服務、綜合管理等工作,組建全能型人才隊伍打造多元化服務,有效激勵各層級渠道、客戶、數據、系統等資源共享,共同開發客戶資源,挖掘潛在需求,從而加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促進宏觀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詳情】
疏通堵點,打造以數字人民幣為中心的普惠金融生態體系
作為由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數字人民幣自帶價值特征和無限法償性。實時清結算和非營利性定位使數字人民幣天然適用于普惠金融服務。廣東財經大學廣東數字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張曉琴表示,數字人民幣可以改善小微企業“融資痛點”,提高金融服務可得性;有利于緩解“數字鴻溝”,擴大普惠金融覆蓋面。不過,盡管目前我國財政資金的大額數字人民幣紅包補貼為數字人民幣沉淀了基本用戶群體,但我國數字人民幣從試點走向大規模普及還需要解決一系列問題。因此必須打造以數字人民幣為中心的普惠金融生態體系。首先,借助數字人民幣技術優勢,完善普惠金融信用信息體系。政府可根據數字人民幣的使用特征對普惠群體進行異質信息獲取、征信畫像構建、信用風險評價,完善普惠金融數據指標體系以及建立偏遠地區普惠金融信用信息體系,聚焦小微企業、農戶、貧困人口等普惠金融服務實踐痛點進行全面創新,進一步優化個人增信方式、風險分擔機制、抵押擔保條件、支付結算程序,最大限度改善下沉客群的金融健康狀況。其次,加強構建數字人民幣監管體系,降低普惠金融的風險。可利用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特性構建普惠金融智能監管體系,加強對普惠金融安全的風險預警和防控機制,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最后,構建數字人民幣“普惠保險機制”,突破數字人民幣應用的局限性。在農業受災的理賠中,借助數字人民幣支付即結算的優勢,避免理賠款中途被挪用,實現理賠款實時支付。通過智能合約發放定向消費的數字人民幣,控制理賠款用于定向購買農機農具,實現專款專用。 【詳情】
讓科創金融在建設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上發揮更大作用
科創金融是通過創新財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導和促進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及創業投資等創新金融產品、改進服務模式,實現科技創新鏈條與金融資本鏈條有機結合,圍繞科技創新主體全生命周期提供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的系統性政策和制度安排。金陵科技學院校長劉永彪、金陵科技學院商學院副教授李忠海、金陵科技學院商學院講師陳浩博強調,加快推動科創金融高質量發展,是南京建設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爭創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必然要求。對此,一是要強化頂層設計,提升“政產學研金”跨部門跨體系多方協同效率;二是要完善聯動機制,優化“服務下沉+特色定位+技術賦能”發展布局;三是要健全產品體系,增強“信貸+保險+創投+資本”立體化服務能力;四是要加強技術開發,健全“企業庫+征信+產品生態”集成化平臺體系。 【詳情】
(光明網記者 鄭芳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