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原新(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老齡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面對不斷加深的老齡社會以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發展銀發經濟應時而生,成為經濟領域創新經濟發展新方式、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拓展經濟發展新藍海的重要契機,前景廣闊。
頂層引領,銀發經濟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和規劃。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發展呈現新要求。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首次把“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發經濟”列入國家戰略安排。隨后,發展銀發經濟被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系列計劃和規劃中。2024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首次出臺以“銀發經濟”為主題的專項政策《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部署了發展銀發經濟的具體路徑和任務。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制定促進銀發經濟發展的政策。這一些列部署為發展銀發經濟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潛力巨大,老齡社會奠定銀發經濟潛在藍海市場。國際上把50歲及以上人口稱為銀發人口,2024年我國銀發人口為5.4億人,占總人口38.5%。據預測,銀發人口將持續擴大,預計在本世紀三十年代中期七十年代中期保持在6億人以上,從四十年代初期開始占到總人口50%以上。從全球看,本世紀中葉以前,我國始終是世界上老年人口和銀發人口規模最大的國家,全世界平均每4個老年人或銀發人就有1個生活在中國。銀發人口和老年人口規模巨大鋪就了發展銀發經濟的人口基礎和潛在市場基礎,他們的衣、食、住、行、用、康、醫、養、文、旅、服等各領域的老齡需求和備老需求日益旺盛,迫切需要成體系、全方位、高質量構建銀發經濟,增添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能力改進,銀發群體的消費潛力正在被重新估值。銀發經濟是向老年人提供產品或服務的“為老經濟”,也是向老齡階段做準備的所有經濟活動的“備老經濟”,固有的潛在銀發消費市場轉化為有效消費市場是發展銀發經濟的關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收入水平持續攀升,“50后”“60后”“70后”既是受惠于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奇跡”紅利的初富群體,也是受惠于教育跨越式發展的知識群體,具有更加開放的消費意愿和行為。新銀發族和新老人的消費能力、消費觀念、消費習慣、消費偏好、消費方式等的更新,已經從衣、食、住、行為核心的生存型轉向醫療保健、健康管理、旅游休閑、康養服務、照看護理、居家照護、數字生活等為核心的發展型,新消費需求和老齡產業新業態漸成氣候。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供給側方面,老年服務不斷豐富,銀發產品加速迭代,適老類家庭服務業、適老類社會看護與幫助服務業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4.1%、8.8%;銀發產品生產制造主體戶數同比增長14.1%;適老類健身器材、康復輔具、營養保健品制造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4.7%、12.1%、6.9%。需求側方面,社區養老照護、機構養老照護、居家養老照護等服務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0.4%、22.6%、18%;助行助聽產品、老年營養和保健品、健康監測設備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2.2%、30.1%、7.5%;老年旅游、體育健康、文娛服務的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6.2%、23.9%、20.7%;智慧養老技術服務、老年智能與可穿戴裝備制造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3.7%、32.6%。可見,銀發人群需求正在走向C位,成為促進消費和擴大內需的主要力量,業態、產業、產品與服務供給的銀發化是發展規律使然。年齡越低的銀發人群,收入水平越好,消費能力越高,消費意識越強,消費行為越潮,伴隨銀發人群的代際更迭,銀發消費能力和消費升級是大勢所趨。
數智賦能,打造銀發經濟發展新業態。老齡社會與數字社會疊加,新質生產力賦能銀發經濟新業態,正在催生數字化、智能化、科技化與銀發經濟深度融合。一是打造銀發新業態。把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科技力量與銀發經濟有機結合,通過新技術、大數據、智慧平臺和新場景向銀發經濟各領域滲透,賦能老齡健康、制造、文化、服務、宜居、金融等新業態,為老齡產業、老齡事業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開辟新路徑。二是培育銀發新產業。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著力打造智慧健康為老服務、升級康復輔具、開發智慧家居和穿戴設備、發展抗衰老產品和服務、拓展文旅休閑服務、推廣中醫保健養生、創建虛擬陪護平臺、推進適老化改造等,延伸老齡產業鏈條和催生新產業,加快老齡科技和信息化發展應用。三是開發銀發新產品和新服務。大力發展民生事業,結合不同銀發人和老年人的多元需求,創造和提供個性化、多元化、多樣化的新產品和新服務,從具體細微的生活瑣事到物質與精神生活相結合的更高追求,解決銀發人的急難愁盼,如助餐助潔、助醫助行、社區便民、養老照護、老年教育、老年用品、老年食品、老年玩具、特色文旅、銀發購物、農村養老、老年金融等。總之,要順應老齡社會的不斷深化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斷推進銀發產業的擴規模、優結構、提質量、增效益,支持銀發產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形成銀發經濟產業鏈和區塊鏈。
簡而言之,我國既有全球規模最大的銀發消費群體,還有全球規模最大的銀發消費市場,為具備多維度、長鏈條、多業態特征的銀發經濟開辟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發展銀發經濟就是科學認識、主動適應、積極應對老齡社會新形態應運而生的新經濟形態,是建設現代化經濟社會體系的關鍵環節,是推動產業體系深度轉型升級的有力舉措,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