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作者:云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副教授 尤荻
過去四十多年,我國的對外開放以“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據統計,2019年中國實際利用外資規模達到1412.3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比上年增長2.1%,規模居全球第2位。2019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1369.1億美元,流量規模蟬聯全球第二,存量保持全球第三,投資覆蓋188個國家和地區。然而,面對正在發生復雜而深刻變化的國際環境,我國應該如何堅定步伐邁向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給出了答案。在今后一段時期內,我國將“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托我國大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基于當前已經形成的開放格局和建立的合作關系,繼續深化改革,積極探索,通過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兩方面來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讓中國市場成為全球共享市場,在為外商提供更多投資機會的同時也進一步尋求新的國際合作伙伴,拓展全球合作關系與合作內容,為提振全球經濟作出貢獻。
為了實現高質量的“引進來”,今后我國將在外資吸引與管理的關鍵制度和重要領域實現更多突破,不但將繼續提高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也將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完善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和依法保障外資企業合法權益,以吸引更多“優質”外資進入,助力我國產業結構優化與升級。與此同時,為了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將同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相銜接,自由貿易實驗區將被打造為改革開放新高地,而《建議》中所提到的完善布局和賦予改革自主權將是重要舉措,意味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在成為今后地方和區域對外開放重點的同時,也將迎來更多可以大膽試、大膽闖的機遇,有利于地方自我發展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開放程度較低的西部地區與東部沿海開放地區更好地聯系與互動,為實現我國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雖然當前我國對外投資總體形勢向好,但面對近年來“逆全球化”問題的愈演愈烈,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帶來的國際格局劇烈變化,如何實現高水平地“走出去”是我國對外開放所面對另一重要問題。從《建議》來看,“一帶一路”的高質量發展仍是核心之一,除了繼續推進我國與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合作以逐步實現設施的互聯互通外,充分發揮各國資源優勢,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共建跨境產業鏈與供應鏈將是今后我國與亞非拉歐等地區合作的重點。在明確了“走”向何處的同時,《建議》也對如何“走出去”提出了“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遵循國際慣例和債務可持續原則”的要求,廣大企業的“出海”之路將需要更加規范和理性。與此同時,為了能夠讓廣大企業更安心、更穩健地“走出去”,國家層面將積極推動國家間發展戰略和規劃的對接,逐步實現國家和行業間的政策、規則、標準聯通,同時也將繼續建立健全境外投資的法律、政策和服務體系,以維護中國企業海外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在海外實現可持續發展。此外,為了能夠“走”的更廣,公共衛生、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科技教育將是今后我國開展國際合作的新重點,這也為相關企業帶來更多國際化發展機會。
伴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既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需要也是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需要。《建議》中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及平等協商、互利共贏不但是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理念,也是國際社會應對全球經濟治理挑戰達成的基本共識。作為開放合作的倡導者和踐行者,我國在發展自身國家能力的同時也致力于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完善,這不僅體現了我國維護國際貿易秩序的擔當,在實現我國對外貿易持續發展的同時也為全球貿易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雖然國際社會當前出現了反對全球化的聲音,但這并不能成為深化全球經濟合作的絆腳石,各國的開放與合作才是實現共同發展和繁榮的不二選擇。全球經濟治理規則的制定和多雙邊區域投資貿易合作機制的建立作為實現全球合作共贏的關鍵要素,我國的積極參與不僅是進一步拓展自身對外合作空間、獲得更多國際話語權的需要,也表明了我國深化對外開放的決心。中國不僅不會反對全球化,還將身體力行,在努力維護國際合作環境穩定的同時,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促進全球的貨物和服務貿易發展,讓世界各國人民共享經濟全球化發展成果。
相關閱讀: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準確全面把握“十四五”規劃建議的重大意義和亮點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創新為引領,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進展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把握趨勢,高質量完成地方“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民生建設扎實推動共同富裕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打通國內經濟大循環,重在釋放內需潛力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破題“十四五”,以國內大市場促進大循環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智能化轉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人民調解在社會治理現代化中的作用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五年規劃:“中國之治”的獨特優勢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升人民福祉水平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保障農民主體權益,夯實糧食安全之基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強大國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和前提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是人才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科學全面認識五年規劃和遠景目標的演變和內涵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強國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實施“四個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政府調節兩種作用,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準確理解和把握“十四五”規劃的核心要義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高質量金融開放助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