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光明網訊(記者 王曉秋)12月24日-26日,中國公共管理學術年會(2021)暨第七屆公共管理青年學者論壇在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舉行,會議主題為“面向‘十四五’:中國公共管理學科的轉型與重構”。活動由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公共管理專業委員會、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主辦,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北京師范大學政府治理研究中心承辦,《公共管理評論》作為支持期刊。來自全國80多家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和期刊的150余名專家學者通過現場會議和云端網絡相結合的方式相聚一堂。
大會聯席主席、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章文光教授主持25日上午的開幕式。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管委會副主任、黨委書記韋蔚在致辭中表示,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科扎根中國大地,致力于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咨政服務等各項事業。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希望政府管理學院服務好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為助力學校“雙一流”建設做出更大貢獻。國務院公共管理學科評議組聯合召集人、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丁煌教授作為學術界代表致辭,并提出了對公共管理學科未來發展的殷切希望,即理清學科的根基與核心,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彌補學科短板,彰顯學科的中國特色,強化學科發展的比較視野與全球視野。大會聯席主席、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公共管理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朱旭峰教授作為主辦方代表在致辭中指出,本次年會以“中國公共管理學科的轉型與重構”為主題,體現了公共管理學界對新時代國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公共管理學術共同體需要進一步探討以下命題:公共管理研究如何更好地服務國家治理體系的優化;公共管理學科如何培養出更加優質的復合型學術人才,既能夠用規范的社會科學方法解釋中國治理體系特點和優勢,又能夠用國際社會聽得懂的語言“講好中國治理體系故事”。章文光代表承辦方向與會嘉賓介紹了本屆會議的投稿及籌備情況,本屆年會創新性地設置了組稿摘要的投稿模式,共收到有效投稿914篇,來自298個機構,覆蓋52個研究領域,均創歷屆新高,有力地推進了公共管理學術共同體的建設。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黨委書記于海波教授主持了之后舉行的年會主旨報告。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廈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北大學的7位資深公共管理專家學者圍繞中國公共管理學科的轉型與重構、當前中國公共管理學科的重要研究領域與研究問題、如何講好中國故事、推動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等方面分享觀點。
25日下午至26日上午,來自國內公共管理學科的近百位學者分別圍繞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土地政策與城鄉融合、鄉村治理與貧困治理、公共管理實驗方法應用、政府監管、行為公共管理、政策創新與試點、鄉村振興與治理現代化、社會治理與社會組織、地方政府行為與制度環境、協同治理與多元參與、公共衛生與健康治理、全球治理與比較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學科發展等22個主題進行了熱烈深入的學術探討。
26日中午,朱旭峰主持了會議閉幕式。朱旭峰和章文光為本次會議優秀論文頒獎,于海波進行會議總結致辭。
會議期間還舉辦了期刊主編沙龍,邀請國內外11家政治學和公共管理領域知名期刊的主編、副主編就期刊投稿、評審發表、公共管理研究議題等方面展開深入交流。
據悉,中國公共管理學術年會暨公共管理青年學者論壇自2015年起每年舉辦,致力于推動我國公共管理學術研究、公共管理人才培養與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為公共管理學術共同體尤其是青年學者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前六屆會議先后在清華大學、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蘭州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舉行,下一屆將由南京大學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