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文化興則國興,文化強則國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精華之所在,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前進的文化根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要堅持守正創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社會主義相適應,以堅定的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更基礎更廣泛的力量。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中國道路彰顯的文化自信,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發展的動力源泉。江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王員、鐘政濤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具有密切的聯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文化源泉,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發展提供了內源性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中國傳統文化血脈相連,在價值取向、社會目標、話語習慣等方面繼承了傳統文化的精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理論自信的重要源泉,為理論自信增強文化厚度;理論自信可以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豐富發展,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供有力精神引領。發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積極作用,增強廣大民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需要通過制度建設為理論自信提供可靠保障,通過科學決策促進理論自信的有效轉化,通過生動有效宣傳助推理論自信,通過和非先進文化斗爭增強理論自信。詳情
中華文明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文化底蘊。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田鵬穎指出,中華文明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提供了原生性的深厚文化底蘊。中華文明的歷史演進昭示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發展路向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演進格局,蟄伏著我們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原生性深厚文化底蘊,向世界充分展現了以全人類共同價值為基礎的人類文明新形態無比廣闊的發展前景。中華文明的文化基因雖內生于中國,但因其博大、包容,符合人類發展大勢的精神品格,決定了我們在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上所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具有重大而深遠的世界歷史意義。正是中華文明的深厚文化滋養,讓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偉大創造更有志氣、骨氣和底氣。詳情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東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盧雷、袁久紅認為,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以馬克思主義作為現代化的指導思想,既扎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胸懷天下。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具有堅實的文化基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實踐中深度結合、融通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文化滋養。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內含先進的文化精神,以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為思想基礎,融貫社會主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化三個核心要素,蘊涵自由、民主、發展、公平、正義、和諧等全人類共同價值,體現出先進性與創新性的特質。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彰顯崇高的文化理想,集中表現在中國共產黨致力于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根本價值訴求,在執政施政和國家治理體系中貫徹人民至上的價值原則,并引導全社會形成對“四個自信”的文化認同,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詳情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使馬克思主義煥發出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光彩。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石泰峰指出,中國共產黨創造性運用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中華文化煥發新的生機活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把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精髓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特質融會貫通起來,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共同精神追求熔鑄于當代中國發展的偉大實踐,讓中華文化血脈賡續于新時代,使中國精神之花綻放于新征程,凝聚成中華文化與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華文明在制度文化、精神理念層面深度融合,使馬克思主義煥發出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光彩。詳情
(光明網記者 徐倩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