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光明網訊(記者 李澍) 5月14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濟南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聯合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承辦,《馬克思主義研究》《世界社會主義研究》等協辦的“百年歷史經驗與中國式現代化”學術論壇暨“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叢書”新書發布會在京成功舉辦。
來自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行政管理改革》、《中國青年報》、《前線》雜志、光明網、央視新聞中心等媒體的編輯記者,參加本次會議。
會議現場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辛向陽,中共中央宣傳部出版局圖書處處長王為衡,濟南出版社黨委書記、董事長田俊林,分別致辭。
辛向陽強調,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歷史決議,深刻揭示了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深刻闡述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并進一步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是一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輝的綱領性文獻,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牢記初心使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是黨領導全體人民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為我們進一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進一步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等提供了經典文本。
王為衡強調,“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叢書”入選了中宣部2022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名單。叢書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總結的黨的十大歷史經驗為主題,采用鮮活流暢而富有學理的語言和最新素材闡述理論熱點,用生動事例說明深刻道理,寓情于理,以小見大,易讀易懂。“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叢書”的出版對于學術界、理論界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研究黨的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進而全面系統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都具有重要意義。
田俊林強調,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后不久,濟南出版社就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啟動了“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叢書”的策劃、撰寫、出版等工作。叢書的順利出版,得益于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和叢書各位作者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專家學者、媒體朋友的關注和支持。
在新書發布及贈送儀式環節,辛向陽和王為衡共同為“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叢書”揭幕。辛向陽向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館長王嵐贈書,王嵐館長回贈了叢書收藏證書。同時,辛向陽作了題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顯著優勢》的主旨報告。
“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叢書”揭幕
贈送圖書和回贈收藏證書
主題報告環節,與會專家學者進行報告分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雜志副主編、編審趙英臣擔任主持。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督學專家,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倪德剛,作了題為《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五大創新”》的報告;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傳利闡釋了《國情與世界歷史:后發現代化國家面對的矛盾》;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王生升分享《唯物史觀視域中的現代化國家》;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行政管理改革》雜志副主編、教授劉學俠論述《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央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宮玉濤作以《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為題的報告;河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洪振濤作了題為《中國式現代化五大特征蘊含的人民情懷》的報告。
會議最后,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紀委書記、副院長于俊霄主持開幕式并作總結。
(圖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