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徐奉臻(哈爾濱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二級教授、長聘教授,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體現教育強國建設的戰略布局,既為深化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內涵式發展提出新的要求,又為充分發揮高校思政課鑄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
教師做“經師”的過程,就是問道、明道和信道的過程。教師做“人師”的過程,就是傳道和行道的過程。在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上務實功,需要運用系統思維和系統觀念,將問道、明道、信道和傳道的傳統教育環節有機統一,并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教育內涵,以便形成鑄魂育人的教育鏈條和育人合力。
問道:須在真讀和真學上務實功
凡始立學,起于閱讀。真讀和真學是讀“真經”和學“真經”的過程,真讀的對象,是閱讀記錄和體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經典原作,以便獲取原味的思想信息和理論養分;真學的方式,除了獨學自悟之外,還包括尋師問道、實踐鍛煉、觀察借鑒等獲取知識和提升能力的途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理論學習要有“望盡天涯路”那樣志存高遠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靜下心來通讀苦讀;其次,理論學習要勤奮努力、刻苦鉆研,下真功夫、苦功夫、細功夫,即使“衣帶漸寬”也“終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這種詩情畫意的闡釋,既道出了真讀和真學之艱辛,又給出了真讀和真學的實踐路徑、展望了真讀和真學的未來愿景。
在真讀上務實功,是“博學之”的過程。真讀須“通讀苦讀”,其中的“通讀”,不是有頭無尾、東鱗西爪地讀,而是首尾一貫地讀、系統有機地讀。只有“通讀”,才能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整體性,才能避免由于認知鏈的缺環而斷章取義。其中的“苦讀”,不是淺嘗輒止、囫圇吞棗地讀,而是精細地讀、反反復復地讀、循序漸進地讀、突出重點地讀。只有“苦讀”,才能形成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認識,才能避免思維的固化和學習的盲目性、強化學習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在真學上務實功,是“審問之”的過程。真學須“全面系統學,及時跟進學,深入思考學,聯系實際學”。通過“全面系統學”,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機性和關聯性,避免一葉障目、盲人摸象;通過“及時跟進學”,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開放性和時代性,避免刻舟求劍、拘泥僵化;通過“深入思考學”,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性和真理性,避免淺嘗輒止、一知半解;通過“聯系實際學”,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性和針對性,避免凌空蹈虛、坐而論道。
明道:須在真悟和真懂上務實功
為學之道,必本于思。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要以心慕手追、蓼蟲忘辛的系統研究為基礎,通過真悟達至真懂的明道之境。真悟和真懂不會一蹴而就,至少需要經歷兩個階段:一是推進學與思的有機結合,二是推進學與思的互促互補。只有經歷這樣的反復打磨,才能形成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系統而全面的認識。
在真悟上務實功,是“慎思之”的過程。“體系化”,體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在聯系和整體結構,重在回答理論是“是什么”;“學理化”,體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論基礎和生成機制,重在回答理論“為什么”成立。立足于“體系化”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需要從內容上真悟“十個明確”何以指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進方向、“十四個堅持”何以指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路徑。立足于“學理化”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需要從定位上真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何以成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何以成為“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何以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
在真懂上務實功,是“明辨之”的過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產物,是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篇,既蘊含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又形成獨具特色的新時代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立足于世界觀和方法論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需要真懂“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立場、“必須堅持自信自立”的理論基點、“必須堅持守正創新”的重大原則、“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的實踐要求、“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的科學方法和“必須堅持胸懷天下”的使命擔當。
信道:須在真信和真情上務實功
通過真讀和真學、真悟和真懂,達至真信和真情之境,是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的根本點和落腳點。真信之“信”,包括信仰、信念和信心三部分,即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真情之“情”,是在認同和堅守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對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獨特情懷和深厚情感。
在真信和真情上務實功,是“篤信之”的過程。實踐表明,高校思政課教師鑄魂育人的底氣,歸根結底來自于教師自身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執著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勝信心。
在鑄魂育人實踐中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要感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真理力量,以及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魅力,形成“馬克思主義行”和“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的堅定信仰,并由此進一步駁斥在社會上時常浮起的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無效論、失敗論和終結論等錯誤認識。
在鑄魂育人實踐中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要感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的科學性,以及“要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一起來”的實踐要求的豐富內涵和歷史邏輯,把握終極理想與階段理想之間的關系、最高綱領和基本綱領之間的關系,形成推進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執著信念,并由此進一步駁斥“歷史終結論”等錯誤認識。
在鑄魂育人實踐中堅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要感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何以成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何以凝聚幾代中國人的夙愿,何以承載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希望,何以昭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進而形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勝信心,并由此進一步駁斥西方國家刻意矮化、曲解、抹黑民族復興中國夢的種種陷構。
傳道:須在“真傳”和“真用”上務實功
為學之實,固在踐履。在鑄魂育人實踐中,真傳側重于準確而完整地傳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用側重于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運用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真傳是真用的基本前提,真用是對真傳之成效的實踐檢驗。真傳和真用之間的關系,是知行合一的關系。
在宏觀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是提升思政引領力、推動思政課內涵式發展的實踐指南,又為提升思政引領力、推動思政課內涵式發展提供了豐富理論資源。在微觀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堅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的重要論述,凸顯思政信仰力、思政信念力、思政信心力,不僅是思政引領力的重要構成和核心要義,而且貫通于思政引領力的其它維度之中。
一是用心講深、講透、講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力爭講出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學理和哲理,使學生能夠知其然亦知其義、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二是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其它思政課教學中,在幫助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過程中提升思政信仰力,展示思政引領力的馬克思主義之魂;在幫助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的過程中提升思政信念力,展示思政引領力之根;在幫助學生堅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的過程中提升思政信心力,展示思政課引領力之本。三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引領和指導高校其它課程的教學,充分發揮課程思政的功能,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和同步發力。
以真傳和真用為途徑鑄魂育人,歸根結底要強化思政課教學的原則性、思想性、理論性、政治性和針對性,增強思政課教學的感染力、滲透力、說服力、吸引力和接受力,提升思政課的思政引領力、推進高校思政課建設的內涵式發展,進而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變成使學生領悟“兩個確立”的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強大物質力量,幫助青年學生形成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培養有理想、有信仰和肯擔當的時代新人,為實現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宏偉大業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