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尚希,現為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兼書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是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作為改革開放以來培養出來的新一代博士,注重經濟學研究的實踐性和本土性,從我國改革與發展的實踐出發,撰寫了一系列論著、論文、調研報告和政策建議,其內容涉及宏觀經濟、收入分配、公共風險、財政風險、公共財政、公共政策等方面。
主要成果
近年來的部分研究成果:
《收入分配循環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2 年出版;
《中國公共政策的熱點與難點》(主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公共收入》(主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0 年出版;
《部門預算:理論與實踐》(主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3 年出版;
《地方政府或有負債:隱匿的財政風險》(主筆),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3 年版;
《財政風險理論及其防范對策》(主筆),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4 年出版;
《財政風險:我們的看法與建議》,載于財政部科研所《研究報告》 1997 年 4 月;
《論公共風險》,載于《財政研究》 1999 年第 9 期;
《政府債務:風險狀況的初步分析》,《管理世界》 2002 年第 5 期;
《怎樣看待稅收的增長和減稅的主張》,《管理世界》 2002 第 7 期;
《中國當前的財政政策:回顧與展望》,載于劉國光等主編的經濟藍皮書《中國經濟前景分析—2002年春季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2 年出版;
《公共支出范圍:分析與界定》,《經濟研究》 2002 年第 6 期;
《中國公共財政管理體制研究》,《經濟研究參考》 2002 年 56 期(F-6);
《財政風險:一個分析框架》,《經濟研究》 2003 年第 5 期;
《構建公共財政應急反應機制》,《財政研究》 2003 年第 6 期。
《個人所得稅的功能及其定位》,《稅務研究》 2003 年第 5 期;
《構建公共財政的應急反應機制》,《財政研究》 2003 年第 8 期;
《中國:經濟運行變化引致的財政風險分析》,《經濟研究參考》2003年36(B-7);
《面臨挑戰的國家財政安全》,《財政與稅務》 2003 年 12 期;
《個人所得稅:如何發揮調節功能》,《稅務研究》 2004 年第 3 期;
《銀行改革的四種結局》,《改革內參》 2004 年第 23 期;
《中國財政風險的制度特征:“風險大鍋飯”》,《管理世界》 2004 年第 4 期。